來源:本站原創 2012-02-21 14:41:23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二小
學校特色:1909年建校,在首善之都北京的西城區西單地區那寸土寸金的黃金地帶,坐落著一所環境優雅、樹木繁茂、鳥語花香、融典雅的園林式建筑與現代化的教學大樓為一體的教學園區,這就是位于新文化街111號的北京第二實驗小學的本部。
截至2008年,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已經擁有3個校區,分別是本部、王府校區和官園校區。三個校區地點分離但校園風格融為一體,彰顯著實驗二小“簡約、生態、人文、和諧”的充滿關愛的建園理念。在三個校區里,現共有7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3200多人。各教室均備有多媒體教學設施,所有教室、辦公室均能直接登陸互聯網和校園網,有27個專科教室,圖書館藏書近十萬冊,設有教師、學生圖書閱覽室7個。實驗二小的建筑和設施具有極強的“連接感”,即:校園環境與傳統文化相連接,校園環境與現代信息相連接。因此,校園已經不僅僅是學生受教育的場所,而具備了強烈的教育功能。孩子們在校園中感受著、成長著;教師在校園中體驗著教育工作的快樂與幸福。這種成長、幸福必將源遠流長。
實驗二小成立于清末宣統二年(1909年)9月19日,是由當時著名的京師女子師范學堂創建的一所附屬小學,始稱“京師女子師范學堂附屬兩等小學堂”。 之后,學校隨母體更迭和時代變遷幾易其名:1912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附屬小學校”, 1925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小學校”, 1931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小學”。抗日戰爭爆發后,北師大遷 往西安,學校在淪陷區于1938年改變隸屬關系,歸屬北京女子師范學院管理,更名為“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學院附屬第二小學”, 1941年更名為“國立北京師范大學附屬第二小學”,1946年更名為“國立北平師范學院附屬第二小學” ;1955年,學校啟用“北京第二實驗小學”之名至今。學校最初校址在北京石附馬大街,1912年夏遷入手帕胡同34號(今18號),2007年12月 19日遷入新文化街111號新校址。
“愛的教育”是實驗二小的傳統。從晚清到今天,曲折坎坷,風云變幻,近百年的歷程,實驗二小始終繼承和弘揚著這一傳統。學校創建伊始,首任校長孫世慶就 明確提出“根據家長愛護子女心理,對學生進行團體教育,要尊重、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的教育宗旨,奠定了學校辦學的基調,就像實驗二小的老校歌所唱的:“九 月十九日/特別要注意/我們愛的教育/就從今日起……”。從此,蘊含著深刻內涵、追求師生情智互動和教育民主理想的“愛的教育”在實驗二小不斷傳承。從 “家長愛護子女心理”、“團體教育”,到“不愛學生的老師不算好老師”, 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到今天的以“以愛育愛”為主旋律的“雙主體育人”,愛的血脈源遠流長,貫穿于實驗二小的歷史,強勁著實驗二小的筋骨,熔鑄了實驗二小的靈魂
北京市西城區實驗二小招生簡章
1、招生時間:2011年6月11日至12日
上午8:00---11:00下午1:00---3:00
2、招收對象:凡年滿6周歲(2004年9月1日(含)后至2005年8月31日(含)以前出生)且具有在我校服務范圍內海淀區常住戶口的適齡兒童(包括按政策規定視為本市戶口的人員子女)請在規定時間持相關資料,隨一位監護人自帶簽字筆到學校登記。
3、計劃招收新生情況:新生班額11個,新生人數385人。
4、招生地點:海淀區第二實驗小學當代校區(安寧莊西路9號院)
5、所需資料:(以下證件均需帶原件)
服務范圍內北京戶口:全家戶口本、房產證、入學兒童的出生證明、入學兒童的接種證。
服務范圍內非京籍戶口:按照政策要求帶齊各種相關材料。
特別提示:
1、因報名當日上午人數較多,您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下午到校。
2、學校不招收服務范圍以外的擇校生和借讀生。
3、請遵守學校制度,服從管理,管好孩子,保持安靜,確保安全。
4、咨詢電話:62942192
家長點評:
牛校,強調素質教育與科學教育方法,提倡是素質教育,快樂教育,可家長要配合學校做很多事情,很辛苦。
很多家長最想進的學校,與八中關系密切,在“怡海”有分校。
贊助費9萬。
90%上二小的都是通過共建單位報名的, 考試首先要通過, 然后再比誰的關系硬, 然后才有機會交贊助費.
一年級上學期不讓上興趣班.
面試題今年有走迷宮、垃圾分類、找不同、基本情況(比如姓名、年齡、畢業的幼兒園、幼兒愛好,主要觀察孩子有沒有多動癥、是否講禮貌等)等等.
09年一年級在王府校區.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