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2011-07-19 18:22:15
7月17日新聞聯播關于幼兒園入園難問題進行了報道。
主持人:隨著新學期的臨近,關于孩子上幼兒園的話題,再次成為網絡上的熱點。廣大網友在羅列自己孩子入園“坎坷”遭遇的同時發出質疑:為何治理了那么久,幼兒園的學費至今不降,屢創新高?為何“黑園”仍然那么多、那么火?為何幼兒教師仍很短缺,素質不見提高?近日,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在長春就網民關注的焦點展開了實地調查。
解說: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為了規避家長的質疑,一些幼兒園往往采取一些方式變相提高收費。一是將贊助費化整為零。二是用興趣班捆綁收費。三是降成本,減少老師。四是從生活費中克扣。五是增加每個班的人數。六是用新教材變相找錢。
黎韻:我覺得現在水平比較高的公共幼兒園,還是相對比較少,私立幼兒園呢,現在的教師質量參差不齊,有的比較好,有的就差一些,許多家長在選擇幼兒園的時候向教學水平較高的,資歷較深的這種公立幼兒園靠攏,這樣呢,收費不菲,所以社會上才有上幼兒園比上大學還貴的這樣一個說法。
解說:據統計,長春市目前共有678所幼兒園,其中24.5%屬于無證幼兒園,全市目前大約有14000名兒童身處“無證園”內。
記者調查得知,民辦幼兒園幼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大多經歷不豐富,有的還存在學歷不達標、無教師資格證書上崗現象。同時,由于民辦幼兒園性質的制約,教師待遇得不到保障,流動頻繁。
解說:相關部門調查結果顯示,當前,經費短缺和社會重視程度不足是制約幼兒教育發展的關鍵。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姚偉教授認為,長期以來,國家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使學前教育市場化,其結果就是高收費、以贏利為目的,這必然導致“入園難”和“入園貴”。“市場化”也迫使一些幼兒園跟著家長的要求走,在幼兒教育上急功近利,小學化傾向比較嚴重。
如何從根源上解決“入園難”問題?專家認為,不僅要新建公辦幼兒園,增加教育資源供給,更要解決存量幼兒園中存在的問題。
黎韻:政府應該大力發展公辦的幼兒教育,這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支持私立的幼兒教育,無論是公辦還是私立上,政府要給予支持。我覺得幼兒園也納入到義務教育的范疇,如果要是說劃進義務教育的范疇,許多問題會得到相應的解決,如果不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的話,就要家長自己負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