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小孩網 2011-05-12 17:02:19
逆反心理是一種強烈的抵抗情緒,在學前期兒童中比較常見。有這類心理的孩子常常表現為:家長或老師讓他這樣,他偏不這樣;而不要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由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和老師的教育受到抵制,教育的目的也就難以達到。
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孩子的個性因素外,主要的原因是父母或教師教育方法不當所造成。父母或老師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中,如果愛嘮叨,指東指西,沒完沒了,或者違反孩子的心理生理發展規律,不尊重孩子的人格,經常對孩子采取挖苦、諷刺、辱罵或體罰等手段,都能引起孩子的反感而最終導致逆反行為。另外,父母對孩子希望過高,總是責備孩子沒有達到他們所要求的高度,覺得孩子這也沒做好,那也沒做好,使孩子長期生活在巨大的心理壓力下,最終也易產生逆反心理。
調整孩子逆反心理,家長或老師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在教育方法上是否有問題,可有針對性地采用下列方法:
①少批評,多鼓勵;不羞辱,多關心。如果讓孩子做某件事情,一旦孩子做了,但卻沒有做好,不要責備,更不能羞辱,而要先肯定其努力、積極的一面,然后再指導并鼓勵他繼續做下去,使他感到他的繼續努力會給父母帶來安慰,父母也會因此而更加愛他;
、趯⒆硬灰挠谶^高的希望。如果家長不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非要讓孩子學成某種特長(如鋼琴、繪畫或舞蹈等),往往會釀成孩子的逆反行為。一切應在孩子的天賦選擇基礎上進行培養。一個熱愛音樂的孩子,他從小就會流露出對音樂的理解和渴望;而一個熱愛足球的孩子,無論在電視機前還是在運動場上,他都會表現出對足球的癡迷。家長應讓孩子干他所愿意干的事情。
③為孩子創造一個寬松、和諧的生活環境。父母要學會尊重孩子,同時,也應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小事不苛求,大事不讓步,寬嚴適當,適可而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