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親子論壇 作者:陳秀華 胡文軻 2011-04-25 15:38:58
三四元的自來水筆5元錢轉賣給同學;看過的漫畫書租給同學,看一次2元;漂亮卡貼一張3元……這些買賣行為讓許多中小學生樂此不疲。校園生意精常被同學羨慕,而家長們卻憂心忡忡:“這樣會不會耽誤學習,會不會影響孩子們之間純真的友誼呢?”
正方觀點
做生意沒有錯
小橋流水:孩子有時拿自己的零花錢買好多包零食,然后拿到學校去賣,市場相當好。學校里這種小生意人非常多。
龍飛鳳舞:我兒子的跑步鞋穿了幾次,便宜賣給同學了,其實這樣也挺好。
甜甜老爸:猶太人教育孩子從小有理財觀念,但也要擺布好獲取財富和享受生活的關系。
風竹敲秋韻:我認為沒有什么不妥,我們現在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們怎么去獲得牛奶面包,而不是為了學知識而學習,學習的目的是學習將來怎么樣生存,怎么樣生活得更好。
傲雪:贊成孩子們租書看,書太貴,而且書在家里閑置也不好。現在就是金錢社會,要教孩子面對現實。
風竹敲秋韻:現在的學習功利性太強了。家長對孩子的希望到底是什么?還不是找好工作,掙大錢過優越的生活嗎?
傲雪:很多優秀的學生,缺少的就是生存能力。
反方觀點
孩子做生意得不償失
阿辰媽媽:堅決反對小孩子做生意。
家有兒女:沒有文化,長大了還做生意只能還賣礦泉水、面包,做不了大生意。
小橋流水:孩子從小認為錢很重要,甚至比一切都重要。如果形成這樣的人生觀,豈不可怕?
琳達:孩子們之間相互租書看,好像就太商業化,他們之間純真的感情可能受影響。
阿桃:如果租書的學生愿意免費借給同學們看,豈不是更好?
家有兒女:小孩子做什么生意?影響學習,而且很容易讓孩子形成畸形的價值觀和金錢觀。
阿桃:孩子的精力有限,難免會顧此失彼,要想學習、生意兩不誤,一般孩子很難做到。
家有兒女:那些自以為被同學羨慕甚至有點小得意的孩子,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很多東西,比如精力、時間、友誼。
小郝:在保證功課完成之后,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可以去試一下,但要把握好一個度,不能影響功課。
清水:孩子是來學校學習知識的,不要把這里當做買賣場所,雖然,孩子說自己自立能力強,有頭腦,何不用在學習上。
大牛:同學之間做“小買賣”,會讓孩子間原本純真的感情變得淡薄,唯利是圖。
香香:有報道說,個別學生為了賺錢,動起了歪腦筋——用盜號軟件上網,盜取他人的QQ靚號轉賣給同學。這種錢還是不掙吧!
安然:鄰居家的孩子很聰明,以前總是班級里成績前幾名的好學生,后來不知咋搞的,迷上了做生意,半年后則排名四十名之后。孩子媽媽很著急,也知道該正確引導,可是就不知道該怎么辦?整天愁眉苦臉的!
第三方觀點
家校正確引導很重要
甜甜老爸:我覺得適當范圍內,可以嘗試做生意,培養經商頭腦。
小郝:身邊有一位同學都是上中專時常常做點小生意,到社會上后生意一點一點,越做越大,現在非常成功,所以什么事,都得看到兩面性。但如果小孩子真的在做生意,學校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對孩子來說就非常關鍵了。
至少還有你:寒暑假做點小生意,不求掙多少錢,對孩子是一種鍛煉。
阿辰媽媽:可以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實踐。
家有兒女:假期到大街上賣礦泉水,那樣掙錢才是真本事,在學校賣給同學,那不叫本事。
阿辰媽媽:或者最簡單的,賣報。
至少還有你:小孩還是以學習為重。沒文化就是將來做大老板也是沒有內涵。
家有兒女:都把東西帶到學校來賣,干脆把學校改賣場得了。
甜甜老爸:經商需要綜合知識,需要大智慧,小聰明只能得逞一時。
LL:關鍵是處理好學習與理財的關系,不能舍本求末。
呂老師:家長和學校對培養孩子的“財商”都有一定的責任。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引導,比如可以開設相關課程,也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讓孩子模擬超市購物、模擬到銀行存款等,讓孩子在各種體驗中,明白真正的經濟價值、交易行為。
靜水流深:身處市場經濟時代,中小學生有必要了解理財知識,具有一定的商業意識。
冉冉:孩子自己能想出點子做生意,心里很有滿足感,而且,拿著自己掙的錢,比花父母給的零花錢還珍惜,舍不得花。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