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親子論壇 2011-04-19 09:52:24
哪些是酸性食品?
凡食物中氯、硫、磷等非金屬元素含量較高,在體內代謝后最終產生的灰質呈酸性,這類食物就稱為酸性食物。常用的酸性食物有蛋白質豐富的肉、魚、禽、蛋類以及谷類、硬果中的花生、榛子、核桃等。具體如:豬肉、牛肉、雞肉、蛋黃、鯉魚、鰻魚、干魷魚、蝦、大米、面粉、面包,大麥、啤酒、蘆筍等。
要注意的是:并非味覺上呈酸性就是酸性食品。
酸性體質就是人體大量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熱量食物的結果。當酸性物質超過了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或人體對酸堿平衡的調節能力受到影響時,人體環境的平衡被打破,就產生了酸性體質。正常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為堿性體質者,但這部分人只占總人群的10%左右,更多人的體液的pH值在7.35以下,身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亞健康狀態,醫學上稱為酸性體質者。與堿性體質者相比,酸性體質者常會感到身體疲乏、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腰酸腿痛,到醫院檢查又查不出什么毛病,如不注意改善,就會繼續發展成疾病。當人的體液pH值低于中性7時,就會產生重大疾病,下降到6.9時,就會變成植物人,如果只有6.8~6.7時,人就會死亡。
醫學證明,如果人體傾向酸性,人體細胞的作用就會變差,廢物就不易排出,腎臟、肝臟的負擔就會加大,新陳代謝緩慢,各種器官的功能減弱,容易得病。酸性體質的人很容易疲倦,老化也加快。癌癥患者幾乎都是酸性體質。更重要的是酸性體質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現在生活水平是飛快提高,人們面臨著眾多的食物,大多數人都是從口味出發選擇食品,從而出現偏食精米、精面、大魚大肉等酸性食品,當我們攝食了多量的含氯、硫、磷等酸性食品后,血液便極難維持弱堿性的狀態,容易發生酸中毒癥。如果孩子長期食用,就會影響腦功能。
那么是否不吃或少吃酸性食品呢?也不是,二者必須適量配合食用才是健全的飲食生活。因此,必須注意主副食的搭配調劑,注意酸性與堿性食品的平衡,尤其應該控制酸性食品的比例。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多食蔬菜、水果等堿性食品,適當增加其比例,以防止酸中毒。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