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親子論壇 2011-04-08 10:18:27
6歲的小雨被媽媽帶來看心理醫生,原因是她經常咬指甲。
媽媽說,小雨是個乖孩子,聰明伶俐,惹人喜愛。一年前開始有了一個毛病:喜歡咬指甲,而且頻率越來越高。家里人用了各種方法想讓她改掉這個“壞毛病”,小雨卻依然如故。等到有一天,媽媽發現她10個手指頭的指甲斑斑駁駁,參差不齊,而且一個大拇指的指甲已經被咬沒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咬指甲、抓撓皮膚或頭,揪頭發、磨牙;
愛哭鬧、亂發脾氣;
入睡困難,睡不踏實,多噩夢;
肚子痛、頭痛、惡心、拉肚子、尿頻;
……
別以為這是孩子不聽話、有“壞毛病”的表現,或者是病了。其實,有可能他正被焦慮侵襲!
都是焦慮惹的禍
談到焦慮,我們往往容易想到成人世界里由于競爭和壓力而產生的焦慮,殊不知,焦慮也在悄悄侵襲著孩子的世界。父母及家人通常把孩子出現的一些異常行為看成是不聽話的表現,卻很少把孩子的緊張、哭鬧、發脾氣、“壞毛病”與焦慮聯系起來。
像小雨的這個“小嗜好”就是典型的焦慮狀態的顯現,還有一些孩子老說肚子痛、胸悶,到各大醫院進行檢查,結果卻完全正常,最后發現這些身體癥狀都是緊張焦慮的外在表現。
和成人一樣,很多時候孩子的焦慮狀態都是潛在的,他自己并不了解,因而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但他們會下意識地通過其他的途徑,比如哭鬧、身體不舒服、舉動異常等,來釋放和“報告”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