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10-08 18:09:48
寶寶注意力的發展遵循以下的規律:年齡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越短。一般2歲的寶寶,平均注意力集中的時間長度大約為7分鐘,3歲為9分鐘,4歲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對于3歲以前的寶寶,不能過分苛求他保持很長時間的注意力,而應以平和的心態,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培養寶寶的注意力,不要過于急躁。
0-3個月寶寶——
◎曲線與直線比較,寶寶更喜歡曲線。
◎規則圖形與不規則圖形比較,寶寶更喜歡規則圖形。
◎輪廓密度大的圖形與密度小的圖形比較,寶寶更喜歡輪廓密度大的圖形。
◎具有同一中心的圖案與無中心的圖案比較,寶寶更喜歡有同一中心的圖案。
◎對稱的物體與不對稱的物體比較,寶寶更喜歡對稱的物體。
3-6個月寶寶——
◎頭部運動、雙手觸摸和抓取技能更加精細和穩定,擴展了獲取信息的能力。
◎視覺注意更加發展,視覺搜索平均時間變短,偏好復雜和有意義的視覺模式。
◎對外部世界更加好奇,探索和學習的驅動力活躍。
◎對物體的觀察和操作能力得到發展,注意的質量得到提高。
6-12個月寶寶——
◎用更長的時間去探索事物,進行社會交往,獲得新信息。
◎注意不僅僅表現在視覺選擇上,更多表現在抓取、吮吸、傾聽、操作和運動的選擇性上。
◎出現了對熟人和陌生人的選擇性反應。
1-3歲寶寶——
1.有意注意逐漸形成
有意注意在1歲左右慢慢形成,但是持續的時間不長并且極不穩定,尚處于萌芽階段。
2.語言成為吸引注意的重要因素
1歲以后,寶寶能說出單音重疊詞,能夠以詞代句、以音代物,對成人的言語指令出現相應的反應。因此,當他聽到成人說出某個物體的名稱時,就會相應地注意那個物體,并對圖書、圖片、兒歌、故事、電影、電視等產生濃厚的興趣
3.物體永存概念開始形成
1歲以后,寶寶懂得當一個物體從眼前消失,被移動到其他地方時,這個物體仍然存在,他的注意活動也因此更加具有了持久性和目的性,而不再受物體出現與否的影響。
4.注意受表象的直接影響
表象是指物體不在眼前時,其特征在人頭腦中的反映。寶寶一般在1.5歲-2歲后,產生表象這一心理現象。由于表象的出現,寶寶的注意開始受表象的直接影響。當眼前的事物和其表象出現矛盾或較大差距時,寶寶會產生最大的注意。曾有科學家對2歲寶寶做過一個實驗,當寶寶看到幻燈片中一個女人把自己的頭拿在手里時,他們會特別地關注這一現象。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