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7-07 14:06:20
2010年幼升小、小升初面談已經結束,孩子的領導力成為不少學校關注和考察的內容。這讓很多家長意識到孩子領導力培養的重要性,也讓“兒童領導力培養”成為暑期新興熱門培訓項目。孩子的領導力表現在哪些方面?應該如何培養?
領導力不等于管理能力
由于中國的官本位和等級意識十分濃厚,導致國內的很多家長普遍對領導力的認識有一種誤區,認為領導力就是去指揮、管理別人,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其實,領導力更多的是一種協調和合作能力,能夠和別人一起分享、協調、合作。
但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所以不會謙讓、不懂容忍,孩子們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樂,也沒有為他人著想的責任感。而且,獨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因此,普遍缺乏合作的能力。
領導力培養:學校和社區應承擔更多責任
對兒童領導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而是在群體的生活中慢慢形成的,而最能提供群體活動的則是學校和社區。
對于學校來說,幼兒園可以采取混齡的方式,或者多舉辦一些混齡的活動。這種方式在德國和日本尤其是德國普遍適用。年齡大的孩子和年齡小的孩子混編在一起。一起玩耍、一起學習。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沒有哥哥姐姐,他們就缺少生活和游戲中模仿的榜樣。畢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間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不同年齡的孩子對事物有不同的觀點,年齡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們的建議。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種親情,彼此承擔責任和義務,在與同齡孩子相處時往往沒有這種感覺。
其實在上海,目前已經有一些學校推出了“大手牽小手”的活動,讓不同年齡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并且年齡大的小朋友要負責照顧年齡小的孩子。這樣做的好處在于,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去照顧別人,同時指揮、領導別人。領導力就在這些活動中慢慢培養和形成。而社區也可以多組織一些活動,組織區內的小朋友一起學習和玩耍。
小朋友混在一起玩,家長最顧慮的就是孩子“受欺負”的問題,孩子之間難免會有矛盾,年齡大的孩子如果要謙讓,家長會認為“不公平”,而年齡小的孩子如果吃了虧,家長們就更覺得接受不了。
其實,這種顧慮是多余的。小孩子之間有矛盾是非常正常的,不同年齡之間的小朋友會有矛盾,而同齡的小朋友之間也會有矛盾。但是孩子自己有自己的策略。孩子會自己選擇跟自己性格、脾氣相投的小朋友一起,家長無需過分擔憂。不要因此而批評自己的孩子笨,這對孩子的心理是一種傷害,久而久之會產生心理暗示。更不能因為擔心受“欺負”,而減少孩子參加群體活動的機會,這對孩子的領導力培養是極為不利的。
海外看點:美兒童領導力是怎樣培養的?
美國孩子的領導能力在全世界是非常知名的,連小孩子或者中學生的領導能力,都讓很多成年人驚嘆不已!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老師從小就注重培養孩子的“未來領導力”。“未來領導力”乍一聽感覺有點空,它其實是歐美現代教育學理論中的一個概念,主要指少兒階段鍛煉和積累的演講演示、團隊協作、項目管理意識和能力。
在美國課堂上,孩子從小就有很多參與課堂表達的機會,可以想象,當孩子怯生生地第一次站在講臺前,害羞是難免的。但這樣的語言能力訓煉,對孩子未來的成長則是十分寶貴的。在美國,經過教育的兒童,基本都能夠使用流利的英文,加以豐富的肢體語言,針對不同的命題進行公眾演講。
我們看到的美式課堂看似很輕松,但里面學問卻很多。從教室的布置就可以看出,孩子們基本都是4至6人一桌,成為一個小團隊,很多學習內容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中的每個孩子都有機會參與管理設計、分工協作和演講活動,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為小“領導”,每個環節都是管理與協作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在團隊合作的過程中,可以發現A的組織領導能力、B的執行計劃能力、C的耐心細致、D則專注于一件事情并做到最好等特點。他們因為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和諧的相處與配合共同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都非常有成就感。作業完成后,小“領導”還要進行演講,鍛煉其面對眾人的演講演示能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