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胡文 2010-07-07 10:00:07
如今,幼兒園成為孩子人生的第一條起跑線,為了擠上這條起跑線,深圳的年輕父母們開始撓頭了。僅在蓮花北社區,上幼兒園就難過上大學:想進公辦的要先抽簽,想進民辦的要先攢錢。此前,一個招收50個名額的公辦幼兒園,申請入園人數居然高達200人。
為了爭取一個入園機會,家長不得不通宵達旦排隊等候。近段時間,民辦幼兒園則借機漲價。有人說,真是“豬”滿為患,搶在金豬年生下“豬寶寶”的父母這下可能會為當時圖個好意頭而后悔了。
細加分析,“豬寶寶”的父母們根本不需要為此而懊惱。孩子是上天的饋贈,其實沒有多少夫婦純粹為了圖個好彩而趕著生孩子。退一萬步說,如果豬年沒生的夫婦,延后至鼠年生,照樣會“鼠”滿為患。這是由深圳的人口基數和適齡婦女數量所決定的,與父母的意愿并無直接關系。根據深圳衛生部門的統計,深圳新生兒早在2006年就首次突破10萬人,2007年達到13.5萬人;2008年突破16萬人;2009年稍有回落,但依然達到15.8萬人。因此,今年入園難似乎是“豬寶寶”的問題,其實之后的“鼠寶寶”、“牛寶寶”都會遭遇類似難題,只不過“豬寶寶”的難題率先顯露而已。目前深圳全市有1003所幼兒園,其中小班新生學位大約有7.3萬個,但2007年深圳新生兒高達13.5萬,缺口近一半。到了明年,“鼠寶寶”的入園難肯定甚于“豬寶寶”。
要說起跑線,還不止一條。幼兒園是起跑線,小學和初中就不是起跑線?個人以為,由于學前教育尚不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社會資本的介入較為方便。因此,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后,社會資本尚有能力、有動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將短缺的學位補上。但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小學和初中學位呢?可以預見,屆時將面臨比今年入園難更難的境地。
2008年,深圳小一學位已經超過10萬個。若對應2007年的新生兒數量,已經出現了較大缺口。如果在未來3年不加緊小學學位建設,3年后的2013年,今年遭遇入園難的“豬寶寶”將首先遭遇“入學難”。接下來,“鼠寶寶”、“牛寶寶”的入學都將難上加難。解決這些困難,政府將責無旁貸。
若把時間拉長到高中階段,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深圳市去年每100個報考高中的初中畢業生中,只有48個能夠最終考上公辦普通高中,而同年高考的本科錄取率為52%。上普高比上大本還難。幾年來,深圳加緊建設高中學位,第五至第九高級中學在內的十所高中全部建成后,可基本緩解深圳普高的供求矛盾。但是,如果以2008年的新生兒為參照系,屆時已經緩解的上學難現象可能會重新出現。
通常,教育資源是按常住人口來配置的。從2008年深圳新生兒突破16萬人來看,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基數,并可能在數年內維持這一高位上下。因此,原有的配置方式已經過時。這和醫院病床的配置道理一樣,必須按實際承載的人口數量配置。否則,注定會十分被動。
好在,3年的時間還足夠長。為了避免3年后深圳家長們更大的煩惱,相關部門該早些著手了。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