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華時報 2010-02-08 16:07:42
年味兒不止在北方,在中國的每一個角落,只要去細細品味,都能品出濃郁的年味兒,只不過有的豪爽、有的細膩、有的悠閑……其實,有愛有家就有年的味道。
膠東濰坊:好客山東
驢友檔案:毛熊,自由職業者
年味看點:“好客山東賀年會”是現在山東主推的旅游活動,過年期間山東幾乎每個城市都會有與春節有關的項目。
山東靠海,膠東半島上有不少城市都沿海而建,比如威海、煙臺等。這些地方的人自古以來就靠打魚為生。所以您要是久居內陸想體驗一下漁家人是如何過年的,往那邊去肯定沒錯。威海河口膠東漁村在正月十五之前都會有特色過大年活動,您只需花上不到一百元就能在那兒吃住一天,充分感受漁家人的民俗風情,地地道道當一天漁民。海邊的人民風淳樸,您大可跟他們一起吃漁家飯,干漁家活,住漁家炕,尤其是在年三十晚上,剛打上來的鲅魚,大家就會把它剁餡包鲅魚餡餃子。第二天起床吃到自己親手包的魚餡餃子,這種感覺在北京可是絕對體會不到的。
另外正月十三的時候,煙臺海陽南部沿海漁村還會在海邊舉行“祭海”活動,以祈求海上平安、漁業豐收。到那時,宰殺后的整豬嘴銜紅花,身披彩綢,寓意可捕到肥豬般的魚;再加上制作成雙魚戲水、雙龍戲珠等形象的精品面食供品,真是令人叫絕。同時秧歌、腰鼓、扎臺唱戲等民俗表演也將精彩上演,所以您不妨到時也前去感受一下這漁家人獨有的習俗。
山東濰坊楊家埠是中國四大年畫之鄉之一,楊家埠年畫體裁廣泛,重用原色,線條粗獷,風格純樸。過年時,您可以到楊家埠民俗大觀園現場觀看木版年畫的制作工藝并親自體驗年畫的制作過程。
海口漁村:漁村里的逍遙
驢友檔案:百變貍貓,曾去海口和云南過年。
年味看點:春節的海南鳥語花香,風景很美,和北方決然不一樣的年味兒。
那年我在香港工作,春節沒有回家,和同學一起去了海南過年。大年三十到的海口,我們就直奔海口下邊的漁村了。我們去的時候很熱鬧,村子里的人一起看木偶戲,木偶都有半個人那么高,木偶用當地土話演唱,我聽不懂,但是看著兩個木偶對著唱,做著各種各樣的動作,非常有意思。
過年當然少不了放鞭炮,這里的漁民們把鞭炮纏在大大小小樹干上,一起點燃,整個村子便沸騰起來了,變成了煙花的海洋。和北方一樣,放鞭炮是一個重要儀式。一般年三十晚上放一次,那叫“送舊”,相當于對過去一年的小結;初一早上放一次,算是“迎新”,是對新的一年的祝福。
在海口過年是一件很悠閑的事情,每天下午,我都會躺在沙灘上曬太陽,這里的沙灘很安靜,幾乎沒有游人在身邊來回穿梭,和三亞人群熙攘的海灘比起來,這里簡直就是享受的天堂。閉上眼睛睡一覺,在這與世隔絕的天堂做一做白日夢,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有時會在一些漁民手里買一些新鮮生蠔,在海邊生火烤著吃;有時也會和漁民一起出海打魚,從海里撈出各種各樣認識不認識的海鮮,一起下鍋煮熟,特別鮮美。
宏村:水墨畫里迎虎年
驢友檔案:東旭
年味看點:宏村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冬日的鄉村寧靜而韻味悠長。
東旭是某大學視覺傳達專業大三的學生,他對宏村,有著特別的情愫,不但因為安徽是他的老家,更是他用專業的眼睛尋覓到的契合自己心靈和藝術感的寶地,那種一見鐘情般的癡迷,有著與生俱來的沖動。
在這里過春節,你可以不看電視,不等明星大腕,打著燈籠,串串門,聊聊天。吃著民間的小吃,聽著鄉野的趣聞,跟自己的好朋友、親人,漫步在南湖邊,甚至無需過多言語,眼神迷離之間,一切盡在不言中。兩岸的大紅燈籠倒映在水面,隨微風輕輕起舞,像極了電視劇里的橋段,催生了多少情緣和感觸。外來的游客可以住在南湖邊的小客棧,淡季一間客房,只需60-80元,旺季肯定會有增長,但是這湖光美景帶來的淡定平穩,遠不是金錢和豪華的賓館能給予的。建議您一定要早上早起,開門開窗,會讓人不敢深呼吸,只怕打破這種應該繼續的寂靜祥和,破壞了這幅每天都在創作的水墨畫。由整體的建筑呈現出來的那種氣氛,那種水墨感,真的會讓人感覺有心無力,找不到任何言語來形容,這種寂靜是安逸的,卻不是消極的,是陶淵明的境界,是與世無爭,不是無力回天。
在這里生活的人們,似乎并不在意身邊成群穿梭的過客和游人,他們不慌不忙地繼續著傳統的生活:帶著幸福滿足的笑容在門前洗菜淘米,一早到池塘去用木棒槌洗衣服,孩子們在年代久遠的青石板路上嬉鬧追逐,你似乎只是在夢里旁觀了一場古鎮里的古樸生活,可是醒來,卻是難以忘懷的思念。
這樣的春節,注定了是一首雋永的詩歌,在整個生命中淺唱低吟,揮之不去。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