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10-01-29 16:38:45
關于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個十年,應該從精神到物質準備些什么呢?下面,請聽3~6歲寶貝的媽媽來介紹一下吧。
3~6歲孩子上幼兒園了
典型案例:較勁型爸媽代表
主角:Angelia
職業:OL
孩子:快滿5歲的女兒
Angelia是26歲時有的寶貝。由于Angelia和老公都是靠自己一路拼搏上來的,所以他們知道孩子成長快走一步、走對一步對他們是多么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Angelia就不辭辛苦地帶著孩子上親子班、早教班,三歲時又送孩子上了收費不菲的雙語幼兒園。對于英語教育的重視,又讓Angelia在幼兒園之外找了專業的幼兒英語教育機構對她進行培訓。Angelia計劃在上小學時,孩子就要達到高中的英語水平,而到初中畢業時就一定要達到大學或研究生水平。對于鋼琴的培訓更是Angelia對孩子學前教育的重點,“因為希望她能在上小學之前過完3級,到4年級時過完10級,然后5、6年級準備中考,如果學習一般就要利用這個特長進重點中學。”
學習是痛苦的,但對于孩子的成長,這些基本技能的學習也是必要的,Angelia說:“其實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暈染什么他就會變成什么顏色。”孩子的周末幾乎被排滿了課程,Angelia心疼地想讓孩子多休息,多玩一會兒,但她并不以為這樣是苦的,尤其是輪滑和美術課程,都是她自己要加的,每到周末孩子都會指著自己的小手表說:“媽媽,要去上輪滑課了,我們快走吧!”
Angelia承認自己是一個特較勁的媽媽,因為孩子是她唯一的作品呀,所以她才會特別緊張她的未來,她還說:“看到身邊那些無所事事、整天就知道瘋跑的孩子,我都替他們著急,將來他們能干什么呢?而身邊也有所謂的理智型媽媽,說什么等孩子顯示出哪方面的愛好再培養,不強迫他們做不愿意做的事兒,這我堅決不同意,因為有些愛好是培養出來的,家長只有努力為孩子創造條件,并持之以恒地堅持,才有可以讓孩子堅持下來,如果連家長都沒信心,想讓孩子自我成材,真的很難!”
專家主張
1.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這個階段,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重要。所謂生活自理能力,就是孩子自己吃飯、穿脫衣物、盥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等等的能力,這也是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學習自我管理、從小培養責任心的過程。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獨立、自理,就是要從小減少孩子的依賴性,讓他們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不是依賴于其他人,讓他們在自己想辦法解決所面臨的問題時,開創創造性的人生。
2.不急于讓孩子興趣“專一”
這個階段中,家長還應該做到發現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在這個階段中,更應建立的是一個寬泛興趣的概念,而不應該強求孩子只鐘情于某一方面的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樣樣新鮮事物他們都會喜歡、都想探索,因此,這就要求父母寬容孩子的嘗試和選擇,讓孩子在漸漸顯露出對某些方面的興趣傾向后再“定向”培養。而在對一些興趣學習中,孩子表現出的沒有常性、知難而退的情況,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退取舍家長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