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2-27 18:21:45
導讀:拉斯諾·愛德耶特教授還說:“如果地球在縮小的話,那么海洋里的水不是會把很多陸地淹沒,最后整個地球就會成為一片汪洋嗎?但實際上,海洋和湖泊的面積總是比陸地面積小。
經常聽到同學們提出這種好奇的問題: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一天天地長大,地球是不是也在長大呢?
過去,地球物理界多數人認為,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都在不斷地減少,有少數學者還說,地球在縮小,而它的巖層的密度卻在增大,所以,地球的質量不會隨著它的體積縮小而減小。這些看法,究竟哪種正確呢?
前不久,匈牙利的物理學家拉斯諾·愛德耶特經過長期的研究后宣布,上面的那些看法都不可靠!地球沒有縮小,相反,它的體積還在不斷擴大。
拉斯諾·愛德耶特教授說:“地球的外殼是由地殼形成的,地殼下面是中間層,中間層里是由核殼和核心組成。中間層、核殼和核心的成分是一樣的,都是由各種含硅(石頭)的物質組成,只是密度不同。核內的密度最大。核心密度大的物質不斷滲透到核殼中,而殼中的物質又不斷滲透到中間層。這樣,它們的密度就變小了。所以,地球的平均密度總是在不斷地減少,那么,地球的體積也就隨著不斷地擴大了。
拉斯諾·愛德耶特教授還說:“如果地球在縮小的話,那么海洋里的水不是會把很多陸地淹沒,最后整個地球就會成為一片汪洋嗎?但實際上,海洋和湖泊的面積總是比陸地面積小。
另外,這位教授和其他學者們還對古代的地圖和地球的面積進行了精心的對比研究,發現地球的半徑每年要增加0.5毫米。這種變化速度非常小,要經過5億年,地球面積增大的明顯變化才看得出來。
科學家們還打了這樣一個比方:地球外殼就像其他具有彈性的一張膜一樣,表面擴大,張力就隨著變大。地球外殼的張力常常是處在很大的狀態,一旦張力達到最大極限,地殼的某些地方就會裂開,于是,地裂、地震就發生了。這表明,地球體積增大還是產生地震的一個原因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