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2-27 17:33:21
導讀:為什么這個季節陰雨天氣特別多呢?從前曾有許多氣象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都認為這是由于北方海水的冷熱變化而引起的。后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高空氣象資料增多,這才把它發生的原因弄清楚。
每到六七月間,江淮地區總有一段較長時間的連續陰雨天氣,此時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因此稱為梅雨(黃梅天);又因為在這期間溫度高,濕度大,器物容易霉爛,所以又叫它“霉雨”。
為什么這個季節陰雨天氣特別多呢?從前曾有許多氣象學家研究過這個問題,都認為這是由于北方海水的冷熱變化而引起的。后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高空氣象資料增多,這才把它發生的原因弄清楚。
原來,自人春到初夏,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已增強,把暖濕氣流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但在這個時期,北方的冷空氣仍有相當的勢力,還不愿退出這個地區。于是這冷暖兩股氣流就在江淮流域一帶相持不下,好像兩路兵馬各不相讓。因為暖空氣比冷空氣輕,它沿著冷空氣向北滑升上去,暖空氣帶來的大量水汽凝結起來,形成一層較厚的云塊,云中含有大量水分,就不斷地下雨,形成連續性的陰雨天氣。
梅雨前后,無論天氣或自然季節均有明顯變化。梅雨前,主要雨區在華南到江南一帶,江淮地區受北方變性冷高壓控制,多晴好天氣。梅雨開始,雨區北移到江淮流域,降水多屬連續性,有時還間隔著幾次大雨或暴雨。梅雨結束,江淮地區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天氣晴燥,氣溫急劇上升,進入盛夏。所以梅雨前后,是江淮地區由初夏進入盛夏的季節。
常年6月上旬人梅(即梅雨開始,或稱立梅),7月上旬出梅(梅雨結束,或稱斷梅),持續期大約30天。但由于歷年冷、暖空氣的進退有遲有早,勢力有強有弱,梅雨期來去的早晚、持續時間的長短和總雨量大小的年際變化很大。有些年份梅雨不明顯,稱為“空梅”。有些年份,南方暖空氣勢力開始時勢力較強,較快地把冷空氣迫退到淮北地區,梅雨似乎已經結束,但過了一段時期,冷空氣又把暖空氣擠回來僵持在江南,于是又再度出現梅雨天氣,這種情況稱為“倒黃梅”,也就是黃梅去了又回來,出現兩次黃梅天氣的意思。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