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11-30 23:21:24
2.集體隨音樂表演狐貍的動作。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狐貍的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做這只倒霉的狐貍,跟著音樂去捉雞。
(2)教師隨音樂指圖,幼兒看圖片表演狐貍動作。
師:這次你們來做狐貍,看看你們在這些地方是不是能停住不動,不被母雞發現。
(教師在對音樂作品特性準確把握和挖掘的基礎上,巧妙地設計了活動的情節和動作,在表現狐貍的過程中,幼兒通過隨樂模仿狐貍偷偷摸摸跟蹤在母雞后,不斷用動作表現慢速、中速時的合拍走,逐漸感受了樂曲的節奏:通過越來越快的追逐、敲門等情節的表現,感受并表現音樂中漸快的速度:通過母雞向后看的動作、狐貍保持造型不動來感受和表現每個樂段的結束。緊密地抓住音樂特性,借助狐貍與母雞的動作呼應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是該活動設計的重點。)
3.嘗試母雞與狐貍合作表演。
(1)教師扮演母雞,幼兒扮演狐貍合作表演。
師:這次我來扮演母雞,你們扮演——(幼兒:狐貍)
當母雞回頭看時,狐貍們——(幼兒:不能動也不能發出聲音)
那當我第一次回頭時,狐貍保持什么樣的動作不動?(幼兒用被釘耙打到頭的動作表示)第二次回頭時呢?(幼兒用掉進池塘的動作表示)第三次呢?……當我跑回家關門時,狐貍們做什么呢?(幼兒做使勁的敲門狀)關窗戶呢?(幼兒做使勁敲窗戶狀)
(直接針對“母雞××”與“狐貍××”有趣情節的提問,再次使幼兒明確動作表現的關鍵內容,從而幫助幼兒在下面的隨樂游戲中更準確地感受和表現樂曲中的樂段。同樣重要的是,在幼兒兩兩結伴表演之前,全體幼兒有和教師配合表演的經驗,更有利于降低記憶困難,保障幼兒結伴時的流暢和舒適。)
(2)教師幫助幼兒明確狐貍保持不動的時間。
師:狐貍們,剛才在你們跟在我身后的時候,我這只好心的母雞悄悄地給了你們一些小提示,你們有沒有發現?
(幼兒用手指做出1、2、3、4的動作)
師:我的1、2、3、4手勢給了你們什么樣的幫助呢?
幼:告訴我們1的時候要做狐貍掉進草堆的動作,不能動了。
師:當你們記不得要做什么動作的時候,看到我手中的數字你們就知道要做第幾個動作不能動了,是嗎?(幼:是的。)
(當幼兒遇到學習困難時,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暗示,有序記憶動作。)
(3)教師扮演母雞,請一位幼兒扮演狐貍合作表演,其他幼兒欣賞。
師:這次有哪一只狐貍敢上來抓我這只母雞?
4.幼兒兩兩結伴,分別輪流扮演母雞和狐貍的角色。
師:你們也來玩一玩“倒霉的狐貍”游戲,好嗎?一部分小朋友扮演母雞,一部分小朋友扮演狐貍。(幼兒1、2報數,分別扮演母雞、狐貍的角色,母雞坐在椅子上,狐貍蹲在“母雞”的后面隨音樂表演。第二次交換角色、位置游戲。)
(“追與捉”的游戲向來是幼兒百玩不厭的,母雞跑、狐貍追的游戲情節不僅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征,同時也非常符合音樂所表現的情緒和結構,特別是樂段結束處,母雞回頭、狐貍停頓的動作,引發了幼兒極大的興趣。在整個游戲中,對于扮演母雞的幼兒來說,他們的挑戰是:在固定的音樂中突然回頭看狐貍有沒有跟在自己身后:對于扮演狐貍的幼兒來說,他們的挑戰是:當母雞回頭時立即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動,跟蹤時躲避母雞的視線,不被發現。這種微秒的關系是激發幼兒一遍遍感受、理解、表現音樂的原動力。)
5.幼兒和客人老師一起合作表演。
師:下面我們請客人老師和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倒霉的狐貍”游戲,客人老師當母雞。
請狐貍一定要緊緊盯住自己的雞。母雞要在回頭看的時候看看后面有沒有狐貍跟在身后,最后一定要跑回自己的家。
(充分利用觀摩教師的資源,幼兒分成若干小組和客人老師互動游戲,不僅體現了平等對話的新的學習精神,同時也讓執教教師更好地觀察與了解更多孩子的學習狀態。)
附故事:
倒霉的狐貍
有一只狐貍守在母雞家門口,準備捉一只母雞吃。母雞出門后,狐貍悄悄地跟在母雞的后面,走啊走,一不小心,狐貍被地上的釘耙打到了頭。狐貍不敢動也不敢發出聲音,因為他怕被母雞發現。狐貍又繼續跟著母雞走,母雞走過池塘,狐貍一不小心,掉進了池塘里,狐貍不敢動也不敢發出聲音,繼續跟著母雞走。走啊走,母雞走過草堆,狐貍一不小心又掉進了草堆里。狐貍不敢動也不敢發出聲音,繼續跟著母雞走。母雞走過磨坊,狐貍一不小心又被從天上掉下的面粉給埋了。狐貍還是不敢動也不敢發出聲音,繼續跟在母雞后面走,母雞鉆過籬笆,狐貍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向母雞撲了過去,就在這個時候,母雞發現了狐貍。母雞快速地鉆過籬笆,狐貍也跟著鉆過籬笆;母雞游過池塘,狐貍也跟著游過池塘;母雞趕緊跑回家,狐貍在后面使勁地追。母雞關上家門,狐貍使勁地敲門,手都敲疼了,都沒有敲開。母雞關上窗戶,狐貍使勁地敲窗戶,手都敲疼了,都沒有敲開。狐貍生氣地繼續敲,怎么都沒有敲開,累得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唉!只好等下次的機會了。
(注:音樂《在山魔的宮殿里》發表在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叢書——欣賞活動配套磁帶》中。)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