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5 13:47:42
導讀:教師只有通過激發幼兒主動地用各種感官去感知、體驗與操作等,才能真正促進幼兒在“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行為、創新人格”上的發展。
《綱要》明確指出:“教育活動的組織和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教師應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等”。這些新的理念對教師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角色與任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型的教師”不僅是世界范圍內一種新的理論趨勢,而且也將成為幼兒教師必然面臨的現實要求。新《綱要》只是提供了一種思路與一個方向,而不是一個固定的模式,她的貫徹落實必須與本園的實際相結合。
我園開展幼兒園創造性教育園本化課程建設的目的在于在現代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遵循幼兒認知發展和身心發展規律,把對幼兒進行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行為、創新人格的培養納入幼兒園的日常活動,通過構建幼兒園創造性教育園本化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具體方法乃至活動評價,為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一、確立園本化課程的目標、實施原則。
我園提出的創造性教育園本化課程的總目標:培養幼兒關心周圍人的生活、事物的變化,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有強烈的求知欲;思維活躍、大膽想象,敢于動手操作與嘗試,樂于用多種方式表現,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獨立性。最終完成:一促(以玩促進幼兒動手和動腦的協調發展)、兩育(以“保育與保健、教育與教養的新型教養模式”保障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三結合(培養興趣與創設環境相結合;訓練與個別化教育相結合;增強成功感與培養探索精神相結合)的任務。
首先,幼兒創造性教育,從做健康人開始。
“快樂健康模式”實施中,仍貫穿“一切為了孩子”宗旨,遵循發展性原則、層次性原則、循序漸進的原則、自主與安全性原則、主體性原則、目標性原則和游戲性原則,注重激發幼兒對創造性活動的興趣,逐漸形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堅持、勇敢、自信心和耐挫折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質。
其次,爭做自我反思的創新型教師。
用多種角度、多層次、多種價值觀認識新生事物,這是當今開放時代對人的要求。據資料表明,日、美兩國兒童智力發展是無大差別的,但創造性方面差別很懸殊,日本兒童明顯低于美國兒童,這說明美國環境比日本開放,更重視幼兒的創造性。顯然,培養幼兒的開放性乃至創造性,在很大程度上有賴于創造型教師的開放;還有資料表明,在諾貝爾獎金的評選中,很少有中國籍國民,這說明什么呢?難道中國人缺少創造性嗎?答案是否定的,而是缺少創造性的教育和創造性的環境,缺少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新時期的教育觀更看重幼兒積極的情感、活躍的思維及創造能力的培養,具有這種觀念的教師會自覺地改變束縛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做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不同的探索行為。
二、探索創造性教育園本化課程實施,開展創新教育。
學會創造是競爭時代的呼喚,最大限度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是二十一世紀賦予全面發展教育的又一內涵。競爭的時代凸現變化性、合作性、冒險性等時代特征,幼兒階段必須落實在培養興趣和探索精神、開發創新思維和創造潛能上,通過各種創造性活動加以實施。
1、培養幼兒的創造興趣和探索精神。
我認為:幼兒的創新素養,不是指他們創新意識的強弱和創新能力的大小,重要的是幼兒作為“完整的人”其所擁有的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
興趣是創造的源泉,自信是成功的保證。要細心發掘幼兒身上的每一個微小可貴的長處,因材施教,發現幼兒的潛能鼓勵積極探索,使他們在探索中獲得自信,在充滿自信的條件下,將創造的火焰燃燒的更旺。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只有創設富有新意的環境和材料,幼兒才愿意探索,最終達到成功。如班級設有制作角、收集物品的百寶箱、游戲區域等,給幼兒提供自主發展的天地。
2、重視創新思維的訓練,開發創造潛能。
創新思維,即發明或發現一種新的方式用以處理某種事情的思維過程,創新思維具有積極的求異性、敏銳的觀察力、創造性想象、獨特的知識結構及活躍的靈感五個特征,它是思維諸多因素的優化組合,它要求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尋求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不為習慣思維定式所約束,不受傳統思維方式的束縛,勇于創新、大膽質疑,追求新穎獨特的設想。教師要充分利用每日一題中方法擴散、原因擴散、分類、列舉、假設性推測、想辦法、找缺點、圖形聯想等活動,進行創造性思維專項訓練,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幼兒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思維方式,對幼兒的成長乃至終身都受益。
3、開展豐富多彩的創造性活動。
幼兒期是思維最靈活、想象最豐富的時期,尤其是5-6歲的幼兒,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創造性。我園開展的創造性活動有每周一次的信息交流、小制作,一日一題、手指操、能干的左手等創造性活動。例如:每周一次的信息交流,以“小記者”、“新聞發布會”、“報告新發現”、“電視播放”等形式進行,每次進行完,教師訂出下一次活動的主題,選出最佳表演者作為下次活動的主持人,幼兒積極性很高,在一周內積極尋找下次活動的題材,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活動的欲望;能干的左撇子活動,在班級里每周進行一次小競賽,并根據競賽的內容在區域活動中創設能干的左手活動區,進入這個區域游戲的幼兒必須用左手去游戲,目的在于開發右腦,使幼兒大腦兩半球均衡發展,為開發幼兒的創造潛能奠定基礎。
三、育園本化課程提高了教師整體水平,更新了家長的教育觀念。
1、造適宜的活動環境入手。
對幼兒來講,其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對環境的探索欲望,我們邊實踐、邊思考,增強了對周圍環境中創新要素的設置和利用的能力,有效的使幼兒園的每一處環境都體現出教育功能。
2、建立幼兒園創新教育活動記錄與反思。
通過仔細觀察和記錄幼兒在各類游戲及一日活動中閃現的“創新火花”,分析并解讀幼兒創新素養的表現特點,不斷的收集、記錄、反思,及時調整教育方法。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園本教研活動,教師們開始從被動接受的狀態轉向主動反思教學的狀態,教師不僅對自己的活動進行反思和研究,每個人也成了共同學習和研究群體中的一分子。
總之,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我在實踐中發現,新的教學理念,不管采用何種途徑,何種教學方式,都有賴于活動的主體——幼兒的積極參與。教師只有通過激發幼兒主動地用各種感官去感知、體驗與操作等,才能真正促進幼兒在“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行為、創新人格”上的發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第一幼兒園 張樹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