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4 15:02:11
導讀:環境創設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三維互動在“家園合作、同向同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只有讓家長參與到環境創設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去,才能讓家長認識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成為環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賞者,響應者,參與者和創造者。
幼兒園的環境是指幼兒園內幼兒身心發展所必須具備的一切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總和。幼兒的成長離不開環境,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我國古代對此就有精辟地論述: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強調環境對人的感染作用。又如“孟母三遷”的故事又說明培養人才要重視環境的選擇。在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環境作為一種“隱性課程”,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方面,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環境創沒已漸漸成為幼兒園工作的熱點。在新《綱要》的學習及實施過程中,我們越來越深刻領悟到:環境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資源,它是幼兒每天所接觸的,幼兒的身心發展,社會化發展以及個性發展,無一不受到它的影響。因此幼兒園環境對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起著重要作用。當瑞吉歐的教育方式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時,我們開始接受和嘗試“墻壁會說話”。它是一種全新教育思想及教育方法的具體展現,它是對我們已往的環境創設的挑戰;它讓我們對環境創設的目標、原則、策略進行了新的審視。為此,我以班級環境創設為切入點,探索環境創設與課程、教學,幼兒以及家長之間的多元互動,來實踐“墻壁”對家長、幼兒的”對話”。
(一)環境創設與課程之間的互動,瑞吉歐認為:“環境生成課程,課程主題來源于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作用,”幼兒園環境己不再局限于幼兒園內,它還包括幼兒園外的一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幼兒處于這么大的環境中,必然會對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產生疑問,這時教師應從與兒童的交談中,及時捕捉兒童的這些疑問,從中提煉課程的主題。剛開學時,看到設施齊全、裝飾一新的新幼兒園,結合新中班入園教育,我們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確定了“我喜歡……”的主題,讓幼兒從認識自我、喜歡自我,到喜歡新的幼兒園,喜歡新的同伴、新的老師,進而延伸到喜歡周圍的人和事、物。新的環境產生了新的主題,而新的主題又創設了新的墻飾:幼兒在介紹自我的過程中,將自己的照片帶來。我們共同制作了擁有十二根樹枝,代表十二個月份)的“生日樹”。按照孩子們的生日月份,將照片掛在樹枝上,并在他們的照片下貼上一顆紅紅的雞心,里面記錄著孩子們的心愿。當孩子們興高采烈地介紹著各自的生日照時,他們還講述著自己的親朋好友以及喜歡的玩具和動物。
(二)環境創設與教學的互動秋天來臨,我們讓幼兒關注周圍環境的變化,并帶領幼兒到“芳草園”,大家欣賞著五彩繽紛的秋菊、看著落葉如蝴蝶般飄落,研究著葉子的色彩變化……《多彩的秋天》主題便應運而生。孩子們有了豐富的感性知識,他們用棉簽畫著五顏六色、姿態各異的菊花;用紅色皺紙卷制細巧的一串紅、并用綠色彩紙剪成雞心形裝飾成葉;又用油畫棒畫了雞冠花,還不忘在上面點上黑色的“花籽寶寶”……大家共同創造了“秋天的公園”。主題墻飾成了藝術活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時是藝術活動的起始,有時則是延伸。當我們學了兒歌《七個阿姨摘秋果》后,孩子們建議將阿姨和秋果貼成“秋天的果園”,可是秋果不多,大家一起用彩紙撕貼了蘋果、梨、香蕉、橘子等,一棵棵果樹躍然墻上,在環境創設與教學的互動中,兩者互為一體又互相促進。
(三)環境創設中的師生互動每一個班級環境的創設,不僅是課程內容的體現、教學活動的反映,更是幼兒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記錄。在瑞吉歐眼中,環境就像一個“會運動的生命體”,和幼兒的身心發展一樣,它也會隨幼兒的心智變化而改變。這就要求幼兒能與環境進行“對話”。因此我們應努力創設不斷與幼兒相互作用的主題環境,讓幼兒名副其實地成為環境設計的主動者,
(四)環境創設與幼兒、家長之間的三維互動在“家園合作、同向同步”的幼兒園環境創設過程中,我們認識到只有讓家長參與到環境創設富有創意的活動中去,才能讓家長認識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意義,成為環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賞者,響應者,參與者和創造者。
風靡全球的瑞吉歐學前教育研究者曾提出應將環境看作一個“可以支持社會、探索與學習的容量”,這一理念告訴我們,將幼兒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從幼兒的認知發展和年齡特點出發,讓課程的價值在幼兒與環境的互動中得到體現,把環境設計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和課程模式的建構要素,讓環境與幼兒的發展互動起來。
泉州東湖中心幼兒園 陳五爾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