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4 15:00:51
導讀:我們不能要求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們能夠完全按照成人的觀點去做事,我們只能是引導者和支持者從各個方面去引導教育孩子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交給孩子一些認識事物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向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幼兒本身是極具可塑性的,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可以讓他們去任意發揮自己的潛能。
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多元化的發展已在為未來教育的趨勢,這就要求教師要把兒童的需要作為教育的切入口,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促進兒童與教師的共同發展。因此教師的角色必然會發生重大的變化,急切呼喚著一種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師應扮演啟發者、引導者和支持者的角色。提倡一種“平等交往”,帶著獨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體察和探究幼兒的興趣與需要,并及時提供支持和幫助。使孩子們的需要成為教師關心、思考的焦點。
孩子天生是一張白紙,沒有瑕疵。幼兒將飯吃到臉上,將玩具放進嘴里,將鞋子反穿著也感覺舒服,這些是成長的過程,作為當代的幼兒教師應該充分理解,并學會讓愛成為最美的語言,微笑成為最具感染力的行為,賞識成為最大的認同,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快樂的成長。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和孩子“平等交往”,讓孩子“快樂的學習”呢?
一、關注心理健康,提高自身修養
當前的幼兒園教師面對著快節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力,造成了許多的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嚴重,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表現出對幼兒不尊重、不耐煩,有的甚至體罰和變相體罰幼兒。而幼兒對老師對待他們的態度是十分敏感的,幼兒喜歡的是和善、耐心、公平、對幼兒有興趣的教師。如果你接待孩子時總是板著一副面孔,對孩子不理不睬,幼兒偶有做不好或私下講話就發怒地將錢鼓往孩子桌上“砰砰”地敲擊并破口大罵,孩子常這樣遭斥責、懲罰、譏諷的經歷對他們的心理體驗的影響是消極而有害。所以幼兒教師要不斷發送自己得個性品質和心理健康狀況,極力避免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幼兒園來。
二、用博愛寬容的胸襟對待孩子
在孩子的世界里,他們是純真的,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和那樣的過錯,我們要學會寬容孩子的過錯,并允許幼兒嘗試錯誤、允許幼兒宣泄情緒、表現自己的不同想法。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不僅要看到孩子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孩子的不足。幼兒不僅是一個生命個體,更是一個積極的精神個體,每個孩子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每個孩子又都有自尊心,自尊心的維護最重要的是受尊重、受重視。在師幼互動中,老師應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寬容的態度,充分理解并積極地予以引導,他們一定會健康地成長。
三、學會無條件去愛孩子
幼兒無論美與丑,無論聰明或愚鈍,都希望得到老師的愛與關注。而老師只要每天早上熱情地接等孩子,微笑地回答每個孩子地提問,同時還親熱地摸摸孩子的頭或者拍拍孩子的肩,孩子都會感覺到被關愛。日常生活中,多關注孩子的健康狀況發現孩子生病及時與家長聯系并處理。教師只有愛孩子,才能在與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溫暖、親切、關愛的態度,給幼兒以安全感和親近感,這種安全感和親近感使得孩子能積極主動地與教師互動,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以獨特的視角、發現的目光認識孩子
我們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要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每人孩子都來自于不同的家庭,他們接愛著不同的家庭教育,表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這就要求老師要用耐心、細心和用心觀察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各不相同的稟賦品性,對其實施因材施教的教育,使孩子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我帶班的這段時間里,我時刻審視自己的行為,反思自己的教學。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是絢麗多姿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能要求在幼兒園里的孩子們能夠完全按照成人的觀點去做事,我們只能是引導者和支持者從各個方面去引導教育孩子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交給孩子一些認識事物的方法,正確引導孩子向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幼兒本身是極具可塑性的,給孩子更多的發展空間,可以讓他們去任意發揮自己的潛能,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名偉大的藝術家。
福清市海口中心幼兒園 蔡林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