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11-23 23:41:35
2.在討論、發言中落實雙向互動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注意隨時隨處落實雙向互動。如在學生討論發言中,要求并隨時提示學生:要針對他人發言談自己的意見,或同意或反對,或補充或完善,不?quot;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發現好的典型,要及時提示:想想他的發言好在哪兒,我們應該從中學習什么?要善于從學生發言中發現、挖掘點,為學生互動創造條件。
要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是一個長期努力的過程,在日常的教學中抓好每一次討論發言方可腳踏實地,收到實效。
3.開展專題活動
例如:好書推薦、導游帶你游中華活動,改變了過去一名學生事先背好稿子,上臺向大家做介紹的形式,而由聽眾向介紹者進行提問,介紹者根據聽眾的提問對自己事先準備的內容進行篩選、組織后做出相應回答,之后聽眾可再提問,變單向的說話練習為雙向互動的口語交際練習,使學生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鍛煉、提高。
又如排演課本劇,排練的過程就是演員們進行商議、辯論等雙向式語言實踐活動的過程,演出后安排演員與觀眾交流,演員可談創作依據、設計目的,觀眾可對演出進行評價,提出疑問,這又是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學生在充滿趣味的情境中進行了口語交際的訓練,提高了能力。
4.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緊密結合
處處留心皆學問,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動中捕捉時機、創造機會,引導學生進行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也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例如每次進行午飯、管理班的收費時,常會有學生忘了帶錢,這時我就讓這名學生自己在班里向同學借。這個借的過程,就是進行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的過程。口語交際能力較強的學生往往能很快借到錢,而口語交際能力較弱的學生,有時就會站在原地左顧右盼而不會開口。這時我就問借到錢的學生:你怎么這么快就借到錢了?告訴其他同學你是怎么說的?待他說完,我再提示沒借到錢的學生:你也試試,像他這樣說,看能不能借到?漸漸地,再有類似情況,學生們都知道應該怎樣向他人請求幫助了,這既提高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解決了實際問題。相似的事例還有讓學生自己調換座位等。
又如在準備中隊活動時,中隊長把中隊委員會商議后制定的活動計劃向全班學生公布,由大家進行討論,可以提出疑問,也可以提出建議,共同修改完善后再行實施。
三、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中對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評估
1.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評估的標準應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進行評估的標準也應隨訓練的深入而循序漸進,不斷提高,以求實事求是,扎實有效。
如開始階段可側重評是否積極參與了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期可側重評在活動中是否能針對他人談話進行口語交際,發言是否與他人談話形成交流、碰撞,之后又可側重評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是否注意了儀態的大方,表達的藝術性等。
2.評估標準因人而異
如前文所述,每個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都不一樣,在進行評估是應充分尊重這種差異性,設立不同的標準進行評估,使不同能力水平的每個學生都既能從評價中看到成功、找到自信,又從高一層次的評估標準中看到不足、找到方向。
3.讓學生成為評估的主人
接受評估的對象是學生,進行評估的人也應是學生,把評估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既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了主體作用,又再次給學生提供了進行雙向式語言實踐活動的機會。
從范圍上分,可進行小組內的評估,也可進行全班的評估;從時間上分,可在發言、活動中進行隨機的評估,也可在訓練進行了一定時間后進行階段性評估。
4.對學生的評估既要事實求是,又要重在激勵
實事求是是指在評估時既要肯定優點,又要指出不足,決不能無視缺點、諱疾忌醫。這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不利于培養學生公正、客觀的科學態度。
重在激勵是指評估時對學生的最終成績宜高不宜低,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被肯定、有成果,才會煥發出更大的熱情繼續參與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
以上是我對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一些認識和做法。充分認識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重要性,以科學的方法為指導,以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活動為依托,進行扎實的訓練和客觀的評估,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必會逐步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