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3 15:59:17
導讀:在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過程中,我們果斷地摒棄了以往舊的美術教學模式,大膽嘗試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經驗來表現不同事物,同一繪畫內容,班中會出現風格迥異的幾十幅作品。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幼兒不僅繪畫技能得到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就是我們開展此課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創造性是人類個體普遍具有的潛能,幼兒也不例外,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擁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兒童的創造力表現在他們的所有活動之中。美術是孩子的另一種語言。充分的感知、表現、想象、創造,才會使幼兒充分的發展,創造來源于現實生活,但不是臨摹和完全的模仿,我們要培養的是一個充滿自信、會思考、有創意、勇于表達自己看法與感受的自然兒童,而不是一個又一個沒有自我,只會迎合老師、家長的“超級乖乖”。為此就目前美術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做了如下的反思與探索。
一、目前美術活動中出現的偏差探析
(一)目標構成上:以幼兒習得繪畫技能為目標,注重臨摹訓練。以畫的像不像作為繪畫的評價標準,以近期內幼兒作品效果來判斷幼兒的繪畫能力。
(二)教學內容上:教學內容按老師意圖基本固定,大都是單一的命題畫。忽視能夠表現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意愿畫。
(三)教學方法和形式上:是封閉性的框架式注入教學,由教師畫好范畫,然后讓幼兒依葫蘆畫瓢,從而造成幼兒作品模式化、統一化、概念化的局面。容易使幼兒在活動中陷入消極被動乏味的情緒之中,阻礙他們的思維和想象,扼殺他們潛在的創造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的創造過程和作品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藝術活動是一種極富個性的創造性活動。因此,應克服過分強調技巧和標準化的偏向,以免把幼兒創造性的活動降格為機械的訓練,使其在被動的服從和模仿中喪失信心和對藝術活動的熱情,泯滅創造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素質教育重要的一環。對照《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素質教育的理念,反思以往美術教學,忽視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創造力的培養,是幼兒園美術活動的致命傷,必須加以改革。
二、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思考與實踐
(一)理念層面的思考
1、活動要以幼兒發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目的。教師要沖破以傳授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傳統美術教學價值觀的束縛,追求美術活動的素質教育功能,將目標鎖定在促進幼兒個性、創造力、成功感、繪畫興趣和習慣等有益于幼兒終身發展的價值觀上。美術活動不是依樣畫葫蘆,而應該體現智慧的亮點——創造力。要樹立“創造力培養在前,技能訓練置后”的觀念。
2、幼兒美術活動應從學著畫逐步轉向“畫著學”。學著畫:指通過教師的教學,孩子掌握繪畫的技能技巧,從而運用所學的技能技巧作畫的教學。畫著學:指的是孩子在作畫、充分自由表達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發展他們的認知個性,幫助他們形成自信,并學會尊重別人的教學。如:孩子們對自然角的金魚感興趣,教師就因勢利導,讓孩子們畫。不像往常一樣出示范畫,而是讓孩子通過觀察作畫。為了增強孩子們的畫畫信心,教師也拿一張紙對幼兒說:“老師也不知道怎么畫金魚,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誰畫的好”。
3、美術活動中教師不應要求幼兒表達事物的真實,而要特別關注幼兒個性的自由發揮,鼓勵幼兒通過繪畫語言張揚自己的個性,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設想,要欣賞幼兒的標新立異,贊賞幼兒獨到見解和創意。
4、要辨證的處理“教”和“放”的關系。孩子的潛力很大,少示范,孩子才能創造性地進行繪畫。指導不等于示范,孩子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教師的指導并不意味著只為孩子出示范畫,它體現在多個方面。如:為幼兒選擇適宜的觀察對象,引導他們觀察,給予他們技能上適宜的幫助等。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并不是忽視教師的指導,教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但必須要把握好指導的時機、指導的方式,找準介入點。如有的幼兒畫魚時不敢下筆,這時教師引導幼兒摸一摸魚背上的弧線,再重點示范難點部分,弧線的畫法。通過調動幼兒各種感官參與,為孩子提供了嘗試的機會,教師支架了幼兒的學習,孩子創造性地畫出了自己觀察到的魚。
5、兒童創造的樂趣并不在于達到某種功利目的,而在于創造過程本身,在創造過程中,兒童通過得到自我證實,而在心理上獲得樂趣和滿足。
(二)實踐層面的探索
1、用發現法引導幼兒認真觀察是創造的前提
美術活動是一種視覺藝術,觀察是進行美術活動的源泉。只有通過觀察,才能在人的頭腦中形成表象,為美術活動積累素材。以往我們在引導幼兒觀察時,由教師指著圖片和實物,幼兒則依著教師的指示來觀察。這種消極被動的觀察方法影響了幼兒觀察的興趣及結果。課題實施中,我們采用發現法來調動幼兒觀察的積極性,將幼兒視為活動的主體,變被動為主動,在觀察活動中,教師引導幼兒仔細看看圖片和實物,適時提醒他們:“你發現了什么?”“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你的眼睛真亮、真能干,發現了秘密。”“為×××的發現鼓鼓掌。”用發現法引導幼兒觀察,幼兒對觀察充滿了興趣,提高了觀察的準確性,同時在觀察中充滿了自信感。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認知的不同特點,觀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利用園內及社區的自然條件引發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的興趣。
美術是人們對社會生活的反映,是人們表達自己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情感的手段。幼兒的周圍環境和日常生活,是幼兒繪畫、表現、創作的主要題材內容,是他們進行美術活動的主要源泉。所以教師不要急于教他們畫什么,而是利用幼兒園內、社區內的自然條件經常帶他們參觀,引導他們觀察花、草、樹木的形狀、色彩等。引發他們對周圍事物的興趣,讓幼兒隨心所欲地將觀察與想象的東西畫出來,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為創作積累經驗。
(2)欣賞作品
美術欣賞可使幼兒的美術創作起點更高。《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藝術領域中指出“藝術欣賞和藝術表現是藝術活動的兩大方面,是不可偏廢的。”美術——作為視覺藝術,美術欣賞可以開闊幼兒的眼界,提高品味,為美術表現和創造積蓄內在的功力,并能在不知不覺間遷移到他們的美術創作中來。欣賞作品時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作品中有些什么,然后啟發幼兒談談,看到作品時有些什么感受,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圖畫表現自己的感受。
(3)觀察發現畫面不同
幼兒繪畫過程中不必強調安靜,尤其對年齡較小的幼兒,可以自由的邊說邊畫。常能見到幼兒往往缺乏繪畫技能,影響其創造力在作品中的充分表現,而說畫可以完善幼兒的創作思路,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每當幼兒作品完成后,可陳列出來,利用幼兒園同伴教育資源,讓幼兒互相欣賞、借鑒、發現畫面的不同,找找自己與別人畫得不同的地方,講講為什么要這樣表現的理由,說說別人作品哪里表現的好,為什么好。這樣可有效地保持幼兒源源不斷的創作激情。
(4)補畫某部分特征
讓幼兒補畫鴨子和小雞的嘴,長頸鹿的脖子、松鼠的尾巴、袋鼠的口袋、兔子的耳朵、大象的鼻子等,突出觀察重點,加深幼兒對事物主要特征的印象。
(5)發現相同點
把貓和老虎、小雞和小鴨、黃瓜和胡蘿卜、蘋果和梨子、桔子和西紅柿等放在一起畫,請幼兒找出它們在外形上的共同之處,以便高效、靈活掌握他們的畫法。
2、范畫的恰當使用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手段
當前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引入——出示范畫——示范講解——幼兒臨摹,是經常用的教學手段。這種方式雖然能讓幼兒較好地學習繪畫語言。如構圖、色彩、形式、美感等,但也容易陷入僵化的局面,扼殺幼兒繪畫的個性特點等。模仿不是創造,如何恰當地使用范畫呢?
(1)小班: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形象思維還處在啟蒙階段,若任憑他們自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就會導致美術教學僅有過程而沒有結果,不利于幼兒成功感的產生和美術表現力的發展。所以小班的美術教學中,應注意運用適當的范例進行啟發和指導。使其能給幼兒的美術創作以參考,幫助幼兒喚起想要表現的物體的清晰意向。為了避免幼兒對范例機械模仿,范例要多元化,如:小班初期幼兒繪畫圓形。圓形基本畫法是一樣的,但圓形能表達多種物體。教師出示多幅不同的圓形物體范畫(氣球、花、蘋果、西瓜、小魚吹的泡泡等)。可開拓幼兒視野、思路,啟發幼兒更具想象力,提問:“除了老師畫的圓形物品外,你還想到了哪些圓形物品?”幼兒自由思考、討論,思維活躍起來,給幼兒提供想象和創造的空間。范例多元化還能滿足不同能力層次幼兒的需要。繪畫能力偏低幼兒,會通過模仿學習獲得鍛煉,能力較強幼兒會舉一反三,獲取更多認知、繪畫經驗。
(2)中班:中班幼兒生活經驗較為豐富,幼兒繪畫水平與審美能力也有所提高。美術活動中對于一些幼兒常見的熟悉的物品教師不提供范例,引導幼兒通過觀察實物、回憶經驗進行創作。如:繪畫“快樂的蘋果寶寶”。蘋果是幼兒常吃的、非常熟悉的水果,活動時引導幼兒觀察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實物蘋果,喚起幼兒已有的經驗。為了讓幼兒能創造性的運用已有的經驗,表現自己的感受,教師可啟發幼兒進行想象:“什么樣的蘋果寶寶是快樂的?”鼓勵幼兒繪畫時既要運用已有經驗,又要展開聯想,創造性表現“快樂的蘋果寶寶。”因為幼兒眼中沒有教師標準化的示范和范畫,自由大膽創造性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對一些離幼兒生活經驗較遠的,幼兒較為陌生的內容,教師適當提供范例或重點示范某一部分,提供某一部分范例,這樣能幫助幼兒克服難點,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又能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3)大班: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是大班美術活動目標的核心內容。心理學家把幼兒的創造力描述為:“回憶過去的經驗,并對這些經驗進行選擇,重新組合,加工成新的模式,新的思想和新的產品的能力。”模仿不是創造,大班幼兒生活經驗較為豐富,具備一定的繪畫技能。美術活動中教師要盡可能不出示范畫,引導幼兒通過回憶再現表象,創造性地進行繪畫。如:命題畫《獅子大王的故事》,在繪畫前,教師組織引導幼兒看圖書,去公園看獅子,折剪獅子等多種活動,有目的的豐富積累有關獅子特征的感性經驗,再通過看碟片進一步使幼兒了解獅子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慣、各種動態,使獅子的形象在幼兒大腦中更具體、生動。然后引發幼兒聯想,編獅子大王的故事,最后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在紙上。在這一過程中,雖沒有教師任何范例,但幼兒大腦中早已蓄存了大量有關獅子的信息。幼兒大膽、自由、無局限的表現自己想象中的《獅子大王的故事》。幼兒的作品各不相同,風格迥異,畫的有“獅子大王帶小朋友旅行”、“獅子大王過生日”、“獅子大王在山頂給小動物訓話”等。每一幅無聲作品都在宣泄著幼兒個性,迸發出無限生機勃勃的創造力。如果有需要示范的內容(恐龍等),可用粉筆白描完成構圖或重點示范某一部分,示范完后,根據孩子的需要,擦掉或保留,以免影響幼兒新的構思,可允許幼兒自帶參考書,自由交流、充分聯想、大膽表現。
3、多角度思維訓練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保障
多角度的思維訓練指的是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去發現新的探索天地,它需要擺脫固有的、單一的思維定勢,思維形式為發散思維、橫向思維。這種思維訓練對每一個幼兒來說都是開放的,都是具有創造意義的。
①添筆畫:給幼兒一個圖形如讓幼兒添上幾筆,畫出一個完整的形象。
②拼畫:給幼兒提供各種幾何圖形,讓幼兒將它拼合成一個形象。
③變畫:給幼兒一個圖形,啟發幼兒畫出各種豐富而新奇的畫。如可根據半個西瓜皮變畫出:
④圖形結構擴散:給幼兒幾個圖形,讓幼兒用它們變化出不同形狀的物體并加以裝飾。如這些圖形可組合成:
⑤圖形逆向:給幼兒一個條件,讓幼兒往相反的方向想,并繪畫。如要求幼兒畫一張沒有圓的畫,幼兒必須將圓形的東西改畫成其它形狀。
4、在命題畫和意愿畫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1)課題實施中,我們有計劃、有目的地調整了意愿畫與命題畫的課時比例,根據大、中、小班的年齡特點,相對增加了意愿畫的活動次數。
(2)在命題畫教學中,給美術活動好的命題,激發幼兒的創造力,恰當的命題是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因素之一。它能拓展幼兒的思路,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而不恰當的命題在某種程度上會束縛孩子的想象力。命題時應該考慮幼兒的特點,賦予一定的情節、含義和動感,力求多給孩子想象的空間,讓孩子愉快地、創造性地表現童真與美好,如“春天的顏色”、“大樹的衣服”、“睡醒了蟲子們”、“和大自然做游戲”、“大樹的頭發”、“無家可歸的動物”、“哭泣的地球”、“跳舞的花”等等。
(3)在意愿畫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想象是思維的翅膀,是創造的起點,也是創造的核心。幼兒想象力是人生創造的基礎,而童年是想象發展的黃金時期。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決定幼兒是借助想象來創造的。而意愿畫則為幼兒的想象提供了自由、廣闊的空間,在意愿畫創作中,想象基于幼兒自身的情況,沒有逼迫,沒有壓力,幼兒不加拘束地、靈活自如地運用想象,而教師在幼兒意愿畫的創作中,要尊重和接納每一位幼兒的觀點和設想,鼓勵幼兒有自己的創造,標新立異,不要求幼兒以表現真實為目的,也可引導幼兒借助于音樂、制作等藝術和游戲活動,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從而使其心理行為和創造力都得到發展。
在培養幼兒創造力的過程中,我們果斷地摒棄了以往舊的美術教學模式,大膽嘗試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經驗來表現不同事物,同一繪畫內容,班中會出現風格迥異的幾十幅作品。經過兩年的實踐探索,幼兒不僅繪畫技能得到提高,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這就是我們開展此課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新疆石河子市實驗幼兒園 張俊榮 趙艷紅 陳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