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23 14:39:38
導讀:以往的集體活動中,由于幼兒人數多,教師既要忙于完成教學內容,又要顧及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還要考慮到幼兒在活動中的反饋,往往是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實行分組教學后,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的人數減少了,這就提高了幼兒個體與教師的交流頻率,為師幼互動提供了機會。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尊重幼兒、關注幼兒需要的觀念在教育實踐中已有了一定的落實,不少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建構合作探究式的師幼關系。但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建構積極的師幼關系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對幼兒園的現狀做冷靜思考,才能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目前師幼互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筆者認為,目前師幼互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幼兒園班級人數普遍較多,教師很難做到面向全體,在活動中一些幼兒基本上沒被老師關注過;在師幼互動中,教師明顯處于主動地位,表面上看活動氣氛熱烈,其實唱主角的還是教師;雖然教師有了互動交流的意識,但面對幼兒拋過來的互動信號不能巧妙應對,缺乏教育機智。
二、建構有效師幼互動的舉措
(一)創設自由寬松的環境
新《綱要》中,有多處地方涉及到自由寬松的環境與氛圍的建立,如“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等,這充分說明寬松愉快安全的外部環境是建構師幼互動的前提。教師要重視與幼兒間的情感交流,因為這對幼兒主動積極地參加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情感交流方式,如當幼兒取得成功時,可給予他適時適當的肯定;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應給予他耐心的引導;當幼兒撒嬌時,送給他一個溫情的擁抱等。這些都會讓幼兒覺得老師很在意自己,也有助于師幼之間的情感交流。
(二)分組教學
以往的集體活動中,由于幼兒人數多,教師既要忙于完成教學內容,又要顧及良好的課堂教學秩序,還要考慮到幼兒在活動中的反饋,往往是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實行分組教學后,參加集體活動的幼兒的人數減少了,這就提高了幼兒個體與教師的交流頻率,為師幼互動提供了機會。如在以前的語言活動中,由于孩子能力的差異,課堂時間的約束和其他一些無關刺激的干擾,真正能進行師生互動的次數和人數都不多,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通常是一些能力強的幼兒搶先回答了,一些能力弱的幼兒卻失去了思考和解答的機會。分組教學后,幼兒人數少了,無關刺激相對減少,教師可以充分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捕捉到每組幼兒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在反思和實踐中提高活動質量,促進師幼共同發展。
(三)善于關注幼兒
新《綱要》指出,師生雙方特別是教師在師幼互動中保持關注是建構積極互動的必要條件。能否對對方的行為給予關注是師生互動得以進行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幼兒產生被支持感和信任感的基本條件。關注不僅指對幼兒日常活動的關注,也有對幼兒突發行為和反應的關注。如“泥土里的秘密”主題下的實踐活動“玩泥巴”,我們發現孩子在捏房子的時候,發揮了一定的想像力,捏出了各種各樣造型奇特的房子,雖然孩子們的作品粗糙、稚嫩,但我們看到了孩子富有創造、充滿靈性的閃光之處。我們對孩子的創造進行了表揚和鼓勵,還與他們交流,互相交談了解房子是怎么做出來的,有什么特點,然后有目的地將師生交流拓展到生生互動中,孩子們在得到同伴和老師的支持和信任后,活動更為積極了。
(四)適時引導
僅有關注,還不能保證師幼互動的積極和有效,還需要在關注的基礎上適時引導。在實踐中我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認為互動就是要解放孩子,讓他們按自己的意愿動起來,因此,對于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從不干預,讓他們自由發展,可是幼兒在活動后,收效甚微。實際上幼兒主動學習絕不是不需要教師的適時引導,幼兒形式上的主動學習也絕非實質上的主動學習。通過學習《綱要》,我們認識到,在師幼互動中,教師絕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揮者和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幼兒的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和促進者。
基于這種認識,我們在平時加強了對幼兒的關注與觀察。如在平時的觀察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泥土特別感興趣,喜歡用小棒、樹枝扒開泥土,探索泥土里的秘密,于是我們就生成了主題活動“泥土里的秘密”。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帶孩子區分有害物與有益物;引導孩子了解白色污染對環境的危害,討論怎樣消除白色污染;帶孩子去挖土,回園后看泥、和泥、玩泥……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他們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熱情與能力在平時的活動中都是難于見到的。可見,有了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豐富的材料,順應幼兒的探索活動,再加上教師適當的點撥,巧妙的引導,可以實現積極有效的師幼互動,并在互動中點燃幼兒的興趣之花,幼兒的創新思維、對事物的廣泛關注及敏銳的觀察力也會隨之增強。
江蘇省張家港市塘市幼兒園 張艷萍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