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11-22 10:56:34
營養均衡:母乳具有孩子6個月以內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幾乎所有營養素,包括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6、鈣、鐵、鋅等。
容易被孩子消化、吸收:母乳中各種營養成分都能很容易被孩子吸收,并能減少食物過敏發生;此外,不同時期母乳的營養成分有所不同,能很好的滿足生長發育不同時期孩子的營養需求。
能夠預防孩子感染:母乳(特別是產后5天內分泌的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物質,可增加嬰兒的抗感染力。
能促進親子關系和發育:母乳喂養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最佳途徑。
最省錢、方便。
鼓勵完全母乳到生后4個月。
注意:建議從生后15天開始適當給孩子補充維生素A、D。
嬰幼兒喂養“新策略”
“有的育兒書說母乳喂到七八個月就沒營養了,有的說應喂到兩歲,哪個對呢?”
其實,科學育兒就是四個字:因人而異。當然,育兒既然講科學,就要有科學的指導原則,這也是經過調研后,不斷改進的。以前常說4個月開始吃蛋黃,但現在世衛組織的結論認為如果純母乳喂養,蛋黃就不適合作為寶寶初加輔食的首選了。
6個月內光吃母乳就足夠
新觀點:母乳是0~6個月嬰兒最合理的“營養配餐”,能提供6個月內嬰兒所需的全部營養。6個月之后,嬰兒必須添加輔食。
老觀念:以往認為,不管哪種喂養方式,嬰兒4個月時就應添加輔食,如果孩子不吃,那拖到一歲再吃也沒關系。
喂奶時要注意肌膚接觸
新觀點:“新策略”首次提到母親在哺乳中的聲音、擁抱和肌膚接觸,能刺激嬰兒大腦反射,促進嬰兒智力發展,有利于促進心理發育與外界適應能力的提高。
老觀念:以往的喂養指南沒有對嬰兒心理發育與喂養的關系給予足夠的認識。
輔食應先吃谷類食物
老觀念:以往添加輔食的原則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最先推薦的輔食是蛋黃。
新觀點:添加輔食原則:及時、合理、安全和符合營養要求。嬰兒生長至6個月時,消化系統及各器官的協調性已發育成熟,必須開始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嬰兒首次添加輔食應從米粉(或米糊)開始,谷類不但提供較高的熱能,還能補充鐵,是最容易被嬰兒接受的食物。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