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3 15:49:46
導讀:總之,利用各領域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好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使幼兒在學習掌握各領域知識的同時,也鍛煉和培養了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真是事半功倍、一舉兩得。
幼兒各種良好品德習慣的培養,應該穿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無論是來園、離園、就餐還是午睡、游戲、教育活動等都是向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好機會;此外,還要利用墻壁、走廊建立“好孩子,好習慣園地”,為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營造優秀的德育環境,因為常言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還有家園要求一致密切配合對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也起著一定的強化作用,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將好孩子,好習慣的教育滲透于教育活動中去,對幼兒進行有意識地、有目的地培養和訓練,效果更佳。經過幾年的實驗,體會很多主要采取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掌握教育活動內容,挖掘教育活動內容中的德育因素,自然地對幼兒進行好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和教育
作為教師,無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必須熟練地掌握教育活動的內容,然后根據內容,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
教師不但要教書,還要育人,正如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同志說:“教師要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是教學問的;一種是人師,是教行為的。”教師要完成這雙重任務,就必須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并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施以不同的品德教育,培養不同的良好行為習慣。
例如:大班語言活動中的故事《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師通過幻燈或是圖片講述完故事后,讓幼兒展開討論“國王為什么要讓宋金做將來的國王呢?”孩子們通過議論后都說:“因為宋金沒有換別的花籽,他是誠實的孩子,所以國王就選中了宋金。”這時,教師就應自然地引出“那我們應該向小宋金學習什么呢?”教育幼兒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以鞏固幼兒對“誠實”一詞的理解以致付諸于行動。常識教育活動中的“認識秋天”,教師要帶領幼兒親自觀察秋天的景色,農民伯伯辛苦的勞動,通過觀察,討論讓幼兒懂得糧食來的不容易,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從而教育幼兒要尊敬勞動人民,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養成不挑食、不浪費飯菜的好習慣。此外在數學、體育、美工、音樂等教育活動中也同樣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挖掘不同的德育因素,對幼兒施以不同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這樣,在各領域教育活動中幼兒不但掌握了所學的內容,還受到了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和培養。
二、針對幼兒的實際,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好孩子、好習慣的訓練和培養
對幼兒進行好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不但要把握教材中德育因素,還要針對幼兒的實際,以新穎的形式,靈活的方法開展教育。
(一)有的幼兒非常頑皮,無論是教學活動中還是各種游戲中都不遵循規則,而是隨心所欲。針對這樣的幼兒,教師應該在教學活動中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讓這樣的孩子擔任游戲的主要參與者。例如上體育游戲“老鷹捉小雞”時,讓非常頑皮的孩子扮演“老鷹”或“母雞”,帶領其他幼兒來進行游戲,所以“他倆”的角色約束著他就必須遵守規則,一次兩次,久而久之就會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了。
(二)有的幼兒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不愛動腦筋。針對這些孩子應該選擇或自己編寫一些故事,進行培養和教育。如故事《上課》,內容就非常好,通過這節教育活動,使幼兒懂得在上課時不注意聽講,不動腦筋,而是三心二意,一會兒干這,一會佳那兒,就會變得像烏鴉、八哥、布谷鳥等那樣,一生只學會一個詞,考試只得20分,長大后什么也不知道。然后應讓幼兒對故事進行改編,應該怎樣做幾種小動物才能都得100分?幼兒自己重新編故事,其實這也是讓幼兒領悟其中道理改正自己錯誤的過程。
(三)還有的幼兒衛生習慣不好,隨地亂扔紙屑。我因此組織了一節美工漫畫欣賞課:畫面上有一個小朋友隨地亂扔紙屑、西瓜皮、香蕉皮等一大堆,也沒人來管,后來別的小朋友也都像他那樣隨地亂扔果皮,碎紙等,結果滿大街都是垃圾,小學生上不了學,叔叔阿姨上不了班,這怎么能行呢?讓幼兒展開討論,這個小朋友做得對不對?應該怎樣做?通過議論,幼兒明辨了是非,懂得對錯,所以有此贊美的幼兒不但逐漸改掉了自己的毛病,還主動監督別人,從而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
三、選擇好孩子、好習慣主題,在一段時間內利用各種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培養
即好孩子、好習慣主題活動,它的優點是時間具有連續性,主題突出,各學科教育活動內容緊密相聯,易于幼兒接受。比如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語言教育活動可以通過故事《有禮貌的小白兔》教育幼兒在向別人請教時應該怎么說又應該怎么做,讓幼兒掌握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等;美工教育活動可以把故事中的某一個情節畫下來,然后再讓幼兒講述,這不但復習故事內容,而且還鍛煉了幼兒的繪畫能力,兩節課銜接緊密,主題統一;音樂教育活動可通過學習“謝謝你,別客氣”這首歌,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禮貌用語“謝謝你,別客氣”的掌握;最后還可以組織一個故事表演《有禮貌的小白兔》,讓幼兒分別扮演“小白兔”,“山羊媽媽”和“小山羊”,“大烏龜”,“老狼”等,既鍛煉了幼兒的表演能力,又鞏固復習了禮貌用語,形式多樣,內容突出,效果很好。利用這種形式,不可以對幼兒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愛家長的教育”,“誠實勇敢的教育”,“愛媽媽的教育”等主題活動。
四、對幼兒的好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各領域教育活動要經常滲透,反復強化,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因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有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他的隨機性和隨意性很大,時間和地點一經改變,他的行為也會隨之改變。所以,教師在各領域教育活動中要經常提醒,反復強化,根據教材內容,認真鉆研其中的德育因素,施以不同的方法,做到常抓常新,只有這樣才能使幼兒良好的習慣得以鞏固,以致終身受益。
總之,利用各領域教育活動對幼兒進行好孩子、好習慣的培養,使幼兒在學習掌握各領域知識的同時,也鍛煉和培養了各種良好行為習慣,真是事半功倍、一舉兩得。
赤峰市寧城縣直第一幼兒園 趙麗平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