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3 14:22:25
導讀:在道德行為練習的過程中,教育者要向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讓他們學有榜樣,行有準繩,隨時對照,己形成鞏固的行為習慣。道德行為只有成為習慣才具有穩定性與一貫性,它是行為轉化為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
幼兒品德教育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日積月累的過程。對幼兒進行德育的過程,主要是根據教育目的以及兒童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幼兒施加影響,從而使他們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性格的過程。
一、幼兒道德認識的培養
幼兒道德認識的形成是個長期教育的過程,是逐漸積累、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道德認識形成的重要標志是初步道德概念的掌握和道德判斷能力的發展。
l、要給幼兒相應的道德知識。幼兒的道德認識往往是教育的結果。教育者必須根據幼兒道德認識的特點,選用大量的、具體的道德情景,道德行為的內容,通過講故事、說兒歌、看圖片、看電影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反復給兒童講解需要他們掌握的行為準則,由淺入深的講清行為的要求和其實質含義,并通過實踐和練習,使幼兒逐步地在概括多次道德行為的基礎上,形成和掌握初步的道德概念。由于幼兒道德概念的形成常常是從一般的、表面的現象到較本質的現象,因此必須耐心細致、循循善誘,逐步是他們認識和鞏固。
某項研究資料表明:試驗者研究如何培養兒童互相謙讓的品質時,為了幫助幼兒初步了解互相謙讓的概念,需要由淺入深的逐步進行。
2、要選擇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能感染人的、生動的內容,將道德滲透到有趣的故事、童話、圖片等文學藝術作品中,通過具體的形象,幫助幼兒弄清是非,明白道理,影響和塑造兒童的心靈。幼兒剛開始認識世界,他們最容易接受具體形象的事物的感染和影響。而文學藝術作品足以具體的、形象的方式反映社會生活,給人們以感性的感受和情感上的陶冶。它的特點是寓理于情,讓思想和傾向從情節和場面中自然流露出來,用活生生的藝術形象吸引、感染兒童,引起他們情感上的共鳴,促使思想感情發生變化,受到教育。
3、教育者對幼兒行為應及時提出要求并進行評價。行為準則與道德認識必須與實際行動緊密結合。成人強制兒童做某事,處理問題不公平或不尊重孩子個性等等都會使兒童產生意義障礙,從而影響道德行為的形成。此外,還要教會幼兒能運用己掌握的各種道德去分析、評價自身的行為和他人的行為,學會判斷周圍的事物,培養幼兒初步的道德評價能力。要求兒童由模仿成人到獨立的進行評價:從表面的、個別行為現象的評價道對行為動機的評價;從只與個人利害關系相聯系的評價,到從行為對集體后果與社會意義來評價。
二、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幼兒道德情感是在成人道德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下,在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的基礎上形成與發展起來的,并隨著兒童情感的發展,道德認識的發展而不斷豐富著。
l、要創設一個能激發幼兒道德情感的良好環境與氣氛。情感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的,情境性是幼兒道德情感產生的特有條件。道德情感是對社會道德的體驗,它的培養必然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健康的情感氣氛。幼兒同和家庭都府創設一個充滿著愛,信任、同情以及民主的人際交往環境。這個教育過程會給幼兒帶來愉快,并培養了健康、積極的道德情感。而精暴、威脅等情感氣氛與痛苦的體驗,只能使兒童產生消極的、不良的道德情感。所以,創設健康的情感氣氛的環境非常重要。
2、要不斷豐富幼兒有關的道德認識,將認識和各種情感體驗結合起來,發展他們相應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培養和豐富就是要動之以情,以情育情,以境激情,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應有感情的交流。教育者常常用贊賞、頌揚、鼓勵的話語、滿意的微笑和欣賞的感情,講述良好的道德行為和肯定幼兒正確的行為表現,是幼兒獲得愉快、自豪、向往等道德性感的體驗,從而極大的鼓舞幼兒更積極的去行動。
還要善于利用現實生活中或文藝作品中生動感人的具體到的形象和實例,豐富兒童道德情感的內容。這些形象、實例不僅直觀而且能為孩子所理解,能引人入勝,激發情感,對幼兒有著很大的感染作用,促使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和良好的行為表現。
3、注意調節幼兒的情感。在道德情感形成的過程中,發揚積極的道德情感,防止、抑制和消除兒童產生消極的道德情感。允許幼兒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自己抒發感情,珍惜和尊重兒童的情感。
三、幼兒道德意志的培養
道德意識的培養是道德品質的重要任務之一。
1、要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首先,要通過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培養幼兒的自制能力。
2、要求兒童按照生活制度進行一天生活中的各項活動,養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并堅持在各項活動中的一定要求。要鼓勵兒童付出一定的努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獨立完成各項任務。
其次,通過經常不斷地對幼兒行為提巾具體的、合理的、堅持一貫的要求,促使他們將到底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為。還要給兒童行為一些必要的限制,這可幫助他們約束自己的行為,培養行為的自制能力。
4、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堅持性就是毅力,使人們能克服各種困難而堅持完成任務的意志品質,培養幼兒的堅持性必須要是幼兒具有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通過鼓勵與贊揚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幫助兒童建立自信心,并創造條件讓兒童去嘗試成功后的喜悅,以增強自信心,與此同時,還有給與一定的困難,促使兒童花費一定的努力克服困難,有始有終的完成各項活動。不斷提高兒童的道德認識,發展情感體驗,使兒童的道德意志逐漸有所發展。
四、幼兒道德行為習慣的培養
1、要進行道德行為訓練。幼兒的道德行為是在日常生活和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培養起來的。兒童由于缺乏社會生活經驗,有時不善于組織自己的行為,可能好心辦了壞事。所以,在開始階段,要教給兒童實現行為動機的方式方法。叫他們如何組織自己的行為,如何遵守各項規則的方法,幫助兒童完成某種道德行為,然后再逐步放手讓他們獨立完成。
在道德行為練習的過程中,教育者要向兒童提供良好的榜樣,讓他們學有榜樣,行有準繩,隨時對照,己形成鞏固的行為習慣。道德行為只有成為習慣才具有穩定性與一貫性,它是行為轉化為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
2、要培養兒童良好的行為動機。動機的形成與培養道德行為習慣有重要作用,因為一定的動機是推動幼兒產生并完成道德行為的原因和動力。在兒童游戲、學習、勞動以及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發展中的不同需要,講述道德行為要求或樹立榜樣等多種方法去激發兒童的行為動機,并注意對積極的行為動機及時予以強化。
3、注意培養幼兒言行一致的品質。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給與行為指導,通過提醒、督促和檢查,促進行為的落實,使之言行一致。
道德情感,道德認識、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等各種因素在道德品質的行程中不僅各有作用,同時還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彼此互相促進又互相滲透并與有相對的獨立性,兒重在實踐活動中,知、情、意、行的發展方向和水平處于不同的狀態中,在培養幼兒道德品質的過程中,可從道德認識,道德情感或道德行為任何方面入手。再從教育實際來看,由于教育內容的多樣化,兒童發展水平的差異性,德育過程應有多種開端,要從多方面入手進行教育,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山東省建設廳幼兒園 王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