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10 10:29:18
導讀:所以,思維游戲課程方案在設置上有著較強的完整性和延續性,是以預設性活動的形態展現的,而且每個單元的預設活動,也都有著內在的聯系。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循著預設活動逐漸展開的路徑,會了解、感受、體驗到課程體系中的清晰脈絡。
課程意識的重建或喚醒,固然需要合理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但具體到操作層面,為教師提供一套操作性強的預設課程方案尤其必要,也更為實際和直接。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課程(整合、生成、活動等),都需要教師去很好地把握其課程體系、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并妥善處理好課程內容與幼兒發展之間的關系。目前,幼兒園課程雖然開發者眾多,形態各異,但是,在課程的管理上,卻缺乏有效的規范和適宜的評價機制,在這樣“寬松”的條件與環境中,教育機智不成熟、課程意識模糊的教師,反而容易在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之間形成矛盾產生困惑。
幼兒園教師大多沒有接受過課程設計的培訓,所以,對課程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楚,也缺乏對各類課程進行分析、比較、評判的能力。在目前課程方案、教科書種類繁多,新老課程理念交替,規范性幼兒園課程或者評價標準缺失的情況下,肩負繁重教育教學任務的一線教師,課程意識模糊、淡泊,課程建設能力和駕馭水平不盡人意,再正常不過。然而,倒可課程的有效實施都取決于課程實施者對該課程各要素的深刻領會與準確把握。作為教育的實施者、課程的執行者,如果對課程沒有清楚完整的認識,沒有清晰的課程意識,無疑會阻礙教師的課程建設能力發展。可以說,幼兒教師課程意識重建或喚醒,是幼兒教育當務之急。
課程意識的重建或喚醒,固然需要合理的教育理念作為指導,但具體到操作層面,為教師提供一套操作性強的預設課程方案尤其必要,也更為實際和直接。因為,不管是什么樣的課程(整合、生成、活動等),都需要教師去很好地把握其課程體系、課程價值和課程目標,并妥善處理好課程內容與幼兒發展之間的關系。目前,幼兒園課程雖然開發者眾多,形態各異,但是,在課程的管理上,卻缺乏有效的規范和適宜的評價機制,在這樣“寬松”的條件與環境中,教育機智不成熟、課程意識模糊的教師,反而容易在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之間形成矛盾產生困惑。
開發思維游戲課程方案的過程使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課程意識影響著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定位及其教育方式,希望教師能夠在課程方案實施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主導地位和引領作用,最務實的一步,就是給出操作性強的預設方案。這樣既有利于課程方案有效實施,又有利于提高教師對課程的建設能力。課程的有效實施,無疑可以使幼兒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師提高了對課程的建設能力水平,自然會使教師能夠加以創造性地駕馭課程。
所以,思維游戲課程方案在設置上有著較強的完整性和延續性,是以預設性活動的形態展現的,而且每個單元的預設活動,也都有著內在的聯系。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循著預設活動逐漸展開的路徑,會了解、感受、體驗到課程體系中的清晰脈絡。面對這樣的課程方案,教師不再把課程視為一節課或是學習內容,而能夠從課程系統的角度來理解、統領和把握課程,易于教師形成鮮明的課程意識。
可能是因為預設課程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批判,并被對生成課程的推崇所取代,所以很多人回避“預設”一詞。思維游戲課程方案當中的“預設”和傳統意義上的預設其實有很大不同,但是,該方案具備預設的幾個基本要素,如,有活動設計,安排了目標、內容,甚至是課時,教師是計劃的執行者,要保證目標的有效實現等,所以,無疑它具有明確的預設特性。
應該說,凡是沒有被使用的課程本身都是靜態的,都具有預設的狀態。而任何課程一經被采用,不管它是不是預設的,都變成了動態,會自然而然地經歷一個生成的過程。所以,思維游戲課程方案鼓勵教師在充分理解課程、單元、活動的核心價值的基礎上,把預設的活動設計作為支持性參考。如,深圳梅林一村幼兒園的肖仕媚、宋永怡老師,在做《配對對》這個單元的活動時,發現幼兒對這一內容非常感興趣,她們就根據幼兒的需要把這一活動擴展為一個系列的主題活動,并從中總結出了許多好的方法和經驗。
出處:《學前教育》2005年6期
作者:趙霞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