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1-09 15:54:58
導讀:通過“拋球——接球——拋球”,使互動得以開展、維持、延續直至結束。當每個小朋友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贊賞的目光,親切的點頭、微笑,鼓勵孩子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支持幫助他們萌發不斷攀登的動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幼互動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教師的行為(包括教師向幼兒發出的語言、動作、情感特征等)促進或干擾著幼兒的發展,幼兒的行為(包括幼兒向教師發出的語言、動作、情感特征等)反過來也影響和調節著教師。為了深入了解教師與幼兒相互作用、雙向互動的微觀過程,探索有效調控師幼互動過程的策略,我們以案例作為研究要素,深入教育實踐,對師幼互動行為過程作了詳細、深入地解剖分析,發現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策略,直接影響著互動效果,是優化師幼互動過程、提高師幼互動質量的關鍵。下面我們以互動觀察記錄事件“小猴采蘑菇”為案例,談談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策略。
背景:大班,10:05,游戲活動。一部分幼兒正在舉行自編自講故事會。琪琪小朋友正在為大家講故事:“一天,有一只小猴,它跑到樹林里去采蘑菇……”剛講到這里,下面的小朋友就叫了起來:“不對,不對,是小白兔采蘑菇,小猴怎么會去采蘑菇呢?”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把琪琪搞得十分尷尬。琪琪一時不知怎么辦才好,只好用求援的目光看著老師。老師看見了,走過去用動作示意大家安靜下來,想了想對大家說:“老師和你們一起來想一想,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頓時大家說開了,有的小朋友說:“小猴不愛吃蘑菇,就不去采呀!”還有的說:“小猴應該爬樹摘果子才對呀!”……老師認真聽完小朋友的議論,沒有否定他們的想法,而是輕輕地點點頭,微笑著說:“你們能試著動一下腦筋,編一個小猴采蘑菇的故事嗎?”在老師的提示下,有的小朋友說“小猴想換換口味”;有的小朋友編故事“小白兔生病了,小猴幫忙采蘑菇……”;還有的小朋友講了一個“小白兔過生日,小猴采蘑菇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小白兔”的故事。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在小朋友的想像中創編出來。
以上案例給我們啟示: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詳細解剖分析發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較好地運用了以下一些策略。
一、開放性策略
在這一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發出的信息,首先以寬松、開放的心態接納,“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意大利瑞吉歐——艾米利亞人在談到幼兒教師的角色時喜歡的一句隱喻)。當琪琪向老師投來求援的目光時,教師機智地介入,既沒有因為琪琪孤立無援,幫助他而壓抑其他小朋友,要求他們“不許講”;也沒有因為多數小朋友反對琪琪的故事沒有邏輯性,而指責琪琪“瞎說”。注意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不輕易下結論,根據每一個互動事件的具體情況,認真作出判斷,捕捉教育的契機。
二、平等性策略
在這一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作為幼兒的合作伙伴,平等、真誠地與幼兒交往。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觀察孩子,了解孩子,與他們交流合作。當小朋友對琪琪講得“小猴采蘑菇”的故事產生異議時,教師沒有主觀地將自己個人的觀點強加于幼兒,以說教的方式幫助幼兒,而是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與幼兒平等對話,“老師和你們一起想一想,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采蘑菇,而只有小白兔才能去采蘑菇呢?”讓他們各抒己見,心智在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上匯合。
三、支持性策略
在這一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時時關注幼兒,適時地支持、鼓勵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激勵作用。在孩子們發生認知沖突時,教師積極鼓勵他們去想、去說、去做,做到努力追隨孩子,不壓制、不限制,認真把握互動的方向。通過“拋球——接球——拋球”,使互動得以開展、維持、延續直至結束。當每個小朋友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教師贊賞的目光,親切的點頭、微笑,鼓勵孩子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支持幫助他們萌發不斷攀登的動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發展性策略
在這一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還較好地運用了發展性策略。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讓他們跳一跳“摘到果子”,促進了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當小朋友說出“小猴采蘑菇”的故事不好,并講出各種不同的理由后,教師并沒有就此罷休,而是深入挖掘這一內容的潛在價值,提出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你們能試著動一下腦筋,編一個‘小猴采蘑菇’的故事嗎?”讓幼兒轉換角度重新思考這一問題,通過想像創編出更加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幼兒的創造潛能獲得充分展現的機會。
以上是我對發生在身邊的,一個常見的、簡單的師幼互動過程進行的切片分析,目的是讓大家看清:在師幼互動過程中,教師每一點細微的行為表現,都將導致不同的互動效果,促進或干擾著幼兒的發展,在日常的教育過程中,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師幼互動事件很多,可以說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每個互動事件由于時間、地點、背景、對象的不同,而呈現出各自不同的特點。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根據每個互動事件不同的特點,積極發揮自己的主導作用,以寬松、開放的心態,平等、真誠地與幼兒交往,適時地鼓勵、支持幼兒,捕捉教育的契機,運用自己的機智、策略與幼兒進行積極地相互作用,一定能不斷提高師幼互動質量,使幼兒的身心獲得主動和諧地發展。
《山東教育》:黃兢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