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站原創 2009-11-07 18:03:32
20多年前,老建榮表示剛剛畢業出來工作時,與大多數人一樣,并沒有保險規劃意識。直到結婚和養育子女之后,他才開始明確了規劃教育基金以及家庭保障對于支持家庭長期和諧的重要性。“現在看來,我還是比較后悔。如果養老規劃做得更早一些,現在的情況會更好。”老建榮略帶遺憾。
國民正面臨巨大養老缺口
老建榮的投資故事具有代表意義。匯豐2009年度第五次《未來的退休生活》調查報告顯示,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情況相似,中國人口老齡化問題正日益嚴峻。報告預計到2030年,中國需要養老支持的65歲以上人群數量將首次超過14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的數量。這一時間點來得較晚,令中國可以享受較長“人口紅利”期,有更多的時間來為養老問題作規劃。
中國人口金字塔圖表顯示,到2050年,50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已快速膨脹,成為數量最大的人群,預計屆時將有5億中國人處于退休階段。對于如何解決養老資金問題,政府和個人都將面臨諸多挑戰。
養老規劃避免兩大誤區
誤區一:要買保險先給孩子或父母買。匯豐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已開始認同自己需要為退休養老進行資金儲備,但與許多人口結構目前尚屬年輕的國家一樣,為孩子儲蓄(41%)的動力要遠大于為自己退休儲蓄(14%)的動力。“這其實是個誤區。”相關保險專家表示,家庭中最需要保障的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有小孩的家庭,應先為夫妻兩人購買充足保障,然后再為孩子準備教育金。而目前國內的養老產品往往與壽險和年齡有關,年齡越大,壽險產品越貴。
誤區二:以后買會劃算。雖然不少居民意識到了需要退休儲備,但并不愿意由自己來承擔責任,甚至認為晚點規劃會更劃算。保險專家表示,年齡在五六十歲的選擇很少且保費很貴。投保養老險應越早越好,越年輕保費越低,且在紅利的積累上也更合算。
三建議:早規劃、定投、專業理財
對于國民如何開展退休養老計劃,老建榮建議:“大家應抱著‘保障為本,投資為穩,長期堅持,盡早行動’的原則去籌劃退休生活。最好一開始就咨詢理財顧問的專業意見。”
建議一:盡早規劃退休養老計劃。從經濟的角度來看,規劃的早晚在保費支出和預測收益的差距非常明顯。
建議二:向專業機構尋求幫助。“每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有不同保險需求,這個階段并非絕對以年齡劃分,而是要按照從未婚到已婚、到育子這樣的生活階段來劃分。不同階段下,每個人的資產配置和保險需求也相應有所不同。”老建榮以自己為例指出,目前自己已經結婚并撫養子女,因此自己目前投資以穩健為主。在保險產品上配置了養老、兩全保險和投連險及一些基金產品。“而投連險的投資是作為長期投資工具,我只在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風險偏好中作出一些調整,并沒有贖回。因為對于短期投資而言,投連險并不適合。”
建議三:定期穩定的投入。“投保人退休目標的高低,是與現在支付的養老保險費用是成正比的。按照國際通行的標準,理想情況下,如果退休之后要過上基本與現在相當的生活水平,那么退休后每月的所得應當是目前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才夠用。”老建榮表示。這意味著,只有長期穩定的投入,才能在不對現有生活品質造成較大壓力的情況下,保證退休之后的生活品質。“按照匯豐在國際上的經驗,國民在退休養老規劃時表示,首先必須要有明確的養老目標,做定期的穩定投入,還需要盡早規劃,盡早行動是非常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尋求專業機構的意見。”老建榮這樣表示。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