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幼教網 2009-10-31 00:15:14
點評:
對這份“史上最牛合同”,有人欽佩該大學生的執著,但更多人質疑她的狂妄自大。作為職場新人,一開始就表明態度是有必要的,但要講究方式方法,要懂得語言藝術,不能憑自己對職場的想象認為“天下烏鴉一般黑”——某企業招聘經理就很委屈地對媒體說:如果我們錄用了她并同意了她的要求,不就證明公司存在她所想象的問題嗎?另一位人力資源總監說得更在理:作為應聘者,她的心態出了問題。不論是新人求職還是高級職業經理人擇業,首先應該考慮的都是我能給企業帶來什么價值,其次再考慮我的付出與獲得是否成正比。“加班和陪酒”也許在很多公司都會存在,所以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而一個過分計較個人得失,從未把企業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考慮問題的員工,不是很令人討厭嗎?更令人好奇的是,如果將來有一天這個女大學生做了老板,面對員工的同樣要求,她會作何感想?
其實職場維權沒有錯,但該女大學生堅持原則的方法有些幼稚,且有作秀的嫌疑。人無完人,又怎能要求一個企業完美無瑕呢?我們鼓勵職場人勇于維權,但不鼓勵大家只盯著個人利益——只有我為人人,才能人人為我。
案例三
別患上公主病和王子病
說到維權,某外企人力資源經理就氣不打一處來,因為這一批新人得“公主病、王子病”(即總把自己想象為公主和王子,自認應該受到高規格的待遇)的真不少:女生A,經理秘書,仗著和總裁有點親戚關系,總想搞搞特權,有一次甚至對經理說“你去復印嘛,復印機有輻射,對我皮膚不好!”而看總裁面子不好發作的經理大人就真的自己去復印資料了,免得該女生說自己的健康權被侵犯了。女生B,掌握著同事奮斗了好久才完工的合同,在客戶來公司簽約的關鍵性的那一天卻突然沒來上班,手機也不開,第二天才說自己用短信跟領導請假了,但領導根本就沒收到,該女生一翻白眼:反正我請假了,你不能侵犯我的休息權!男生C,對所有的節日都不放過,無論是不是國家法定假日,當被告知情人節、萬圣節、圣誕節這種洋節沒有假期時,他反問“外企都不重視員工放假的權利?”然后就開始以生病為由請假,后來他把和女友外出旅游的照片秀在個人博客里,同事一看照片上的日期,就知道他根本不是生病,而是在大家忙得一塌糊涂的時候,獨自瀟灑去了。
點評:
我們把沒有法律意識的人叫做“法盲”,但顯然80后、90后們不在此列,他們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時時刻刻把法律武器掛在嘴邊,煞有介事地把很多不符合職場基本規范和自家公司制度的行為歸結為“維權”。但職場是現實的也是殘酷的,在家當慣了公主和王子的人,到了職場最好還是謙虛謹慎些,莫因口口聲聲說維權而被恥笑。
另外,有一個判斷你是否被侵權的重要條件:看某些行為的發生是否針對你自己?比如加班,是同部門所有人還是你形單影只?如果是前者,只要不是習慣性行為,那么可能是公司遇到突發狀況,需要大家同心協力攻克難關;如果是后者,那么可能是你工作效率低,無法在八小時之內完成工作。比如降薪,是金融風暴來了之后的公司整體行為還是你個人能力不足導致的直接結果?我們都遇到過一些“牛人”,他們從不加班,年假絕不放過,降薪裁員也輪不到他們,那是因為他們有真本事,有“牛”的資本。這樣的人很少會被侵權,公司籠絡他們還來不及呢——想成為這樣的人?苦練內功吧!
“合理”是維權的基礎
今天的三個故事里,我們不但看到了制度不合理的企業,也看到了維權過度的打工者。
對于個人維權,我的觀點是——遠離無賴就是遠離風險。很多朋友進入公司之后發現自己權益不保時,最好找機會盡快撤退以減小損失。雖然也幫幾個朋友打贏過維權的官司,但不爭的事實是個人維權要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比較多,這可能也是很多人寧愿吃啞巴虧的一個原因。
后兩個故事告訴我們維權正向著“過度”的方向發展。生活像面鏡子,我們沖它笑的時候,它也沖我們笑,反之亦然。如果在未開始職業之旅時就緊抱著“陰謀論”,認為世界上到處是黑暗,凡招聘我們的公司都存心坑害我們、損害我們的利益,那么結果只能是造就失業者,公司損失的不過是一個還沒開始付出努力就討價還價的員工而已。請永遠相信遵紀守法的企業是大多數,如此,社會才會呈現蓬勃生機。
維權很有必要,但維權有度更有必要。對職場新人來說,不斷提高自己,讓自己成長、成熟是當務之急。實力是說話的本錢,有實力才有權益可談。打工者自己有實力,給企業做出不菲的貢獻,讓自己無可替代才是保證勞動權益的基礎,通俗地說就是:真有能力,企業不敢欺負我們,因為老板也怕失去有能力的骨干員工。
“誠者隆至后世,詐者當身即滅”。隨著社會的發展、勞動者法律意識的增強,必然的趨勢就是淘汰那些不守法的企業,讓正規守法的企業越發壯大。于個人而言,“合理”是維權的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