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10-29 00:28:24
四、說教學程序
我采用環環相扣組織此活動。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經驗分享---觀賞討論、感知發現—交流經驗--選擇材料,想象創作。
1、激發興趣、經驗分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動一開始,我就利用秋姑娘的形象一下子把孩子們的視線給抓住,用親切、自然、富有啟發性的語言問幼兒:“現在是什么季節?你是怎樣知道的?”孩子們通過課前的室外觀察對秋天有了一定的了解,講述的積極性一定很高,誰愿意把自己看到的講給秋姑娘聽呢?把孩子的積極性提高了。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樂于將自己觀察到記錄下來的變化進行講述。
2、觀賞討論、感知發現
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育不能通過教師的由外向內的灌輸來進行而必須通過幼兒自己的活動來進行。此環節利用秋姑娘帶幼兒秋游為線索“我們一起到秋姑娘走過的地方去看看吧(出示三張圖片:秋天的公園、秋天的莊稼、秋天的果園)設計提問:(1)這是什么地方?秋姑娘來了發生了什么變化?(2)現在的天氣和夏天比有什么不同?秋天到了,人們穿上了什么衣服?為什么要穿毛衣?(3)什么花開了?樹葉和小草怎樣了?(4)秋天有什么水果,棉花、稻子怎么樣了?引導幼兒從天氣、動物、植物、人們的服飾活動變化進行觀察,從總體上感知秋天。。通過交流傾聽與教師的引導觀察,幼兒都有一種表達的潛力和傾向。通過以上活動,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體驗和發現,在頭腦中潛在的經驗,通過思考、交流,梳理自己頭腦中的信息,逐漸明晰發現的事物特征和關系,教師進行總結性的講述。
3、交流經驗
你喜歡秋天嗎?為什么?誰愿意講給秋姑娘聽呢?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描述秋天的特征及自己的感受。教師已經進行了總結性講述,使幼兒獲得了完整的印象,并學會了描述秋天的豐富詞匯,然后,在此基礎上再引導講述,使幼兒的語言變得連貫,詞匯變得豐富,對秋天的認識也從零碎到完整,由感性到理性,較好的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從中激發了他們熱愛的自然的美好情感。使目標一和二得到落實,自然完成。
(5)選擇材料、想象創作
“你們說得真好,秋姑娘想看看您們眼中的秋天到底是什么樣子?”讓幼兒表現秋天,變日常生活的體驗為手中的作品。
此環節為分區教育活動分為四組:(1)繪畫組:用棉簽畫菊花、水彩筆劃秋天、手掌印楓葉(2)手工組:剪貼水果布置果園。(3)制作組:皺紋紙、橡皮泥作花卉及水果(4)創作組:落葉拼貼畫。此環節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材料、寬松自由的空間,給與孩子自我發展的機會讓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突坡了難點,并促進孩子動手操作能力的發展。這樣,活動結束后孩子的作品可以充實到主題環境中。
五、說活動延伸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和幼兒的一日生活緊密相連。引導幼兒持續觀察深入探究培養大班幼兒的探究意識與能力,因此,在基本實現這次活動延伸的基礎上,請家長繼續帶幼兒觀察秋季自然現象的變化,如到草地上打滾,到田野觀察農民勞動收獲的景象。誰著時間的推移,引導幼兒觀察初秋、深秋景色,發現季節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繼續收集秋天的樹葉果實農作物,在活動室布置一個“金色博覽會”。或做樹葉、昆蟲、植物種子標本。活動區投放可供幼兒操作的材料如:樹葉、棉簽。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