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10-27 17:21:08
一、分析
通過這次的“賽龍舟”活動,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孩子感興趣的基礎上生成的活動是最受孩子歡迎的,而能讓孩子親身經歷活動情景則最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潛能。
首先我發現孩子們自發的談論有關賽龍舟的經驗,這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其中活躍的情緒是教師任何的預設活動也調動不起來的。但如何采取一種恰當的方式引導他們梳理自己的經驗,分享別人的經驗,從而獲得真實而美好的情緒體驗呢?我選擇開展“小小賽龍舟”活動,使
幼兒始終處于真實的活動情景中。在這樣的情景中,幼兒能主動的與人和事相互作用,不斷的發現問題,并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形中促進了兒童心智的發展。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活動的專注性、持久性及合作、協調能力的發展表現的十分突出,我覺得這正是與孩子在活動情景中的自主探索、自我感受體驗分不開的。
二、反思
《綱要》中強調要支持幼兒的興趣、情感、態度的培養,在實施中重視幼兒為主的探索性學習。
1、教師要提高觀察的敏銳性,捕捉幼兒的興趣點,生成教育素材
教師要做一個敏銳觀察者,要從幼兒的視角出發理解他們的內心,尊重并接納幼兒特有的興趣、感受需要及表現方式,將幼兒的主體性裝在心里,根據幼兒的心理需求和知識經驗,將預設的教育內容和幼兒自發生成的內容融合在一起真正的把幼兒的主體性教育滲透在日常生活、游戲和其他學習活動當中,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活動,充分的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幼兒積極投入、大膽嘗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2、靈活調整教育
計劃,積極引導,發揮活動最優效應
教師實施教育教學計劃的過程是再創造的過程。在這其中,教師除了要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挖掘其中隱含的教育契機外,還應靈活調整教育計劃,積極引導,使活動發揮最幼效益。如在本次活動中,若我按計劃強拉幼兒繼續談話或是繪畫的話,那么也許幼兒積極的情緒就受到了壓抑,這時幼兒的活動將是被動而低效的。而我及時的調整了活動計劃,提供了寬松、自主的活動情景,既讓幼兒以喜歡的方式宣泄他的情緒,又促進了他們自主的探索學習,使活動達到了最優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