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晚報 作者:錢鈺 2009-10-22 10:34:00
近日,在2009國際兒童教育與發展論壇之“開放式公眾論壇”上,越發焦慮的家長競相比拼誰起跑得更早,如何選擇興趣班成為現場咨詢熱點,為此,專家們也進行了解惑,是跑得更早好還是飛得更遠好?
4個月寶寶也報興趣班?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我一直都很有耐心,但今天我拿到了三份某知名小學的測驗卷,就再也坐不住了,難度之高簡直令人望而生畏。”一位家長的話音剛落,現場便炸開了鍋。
這位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現在還沒有接觸過英語,但一年級就出這么難的試卷,居然還有聽力測試,“孩子拿到這張卷子肯定要睜眼瞎了,我能不著急嗎,能不趕緊給孩子報一個培訓班嗎?”這位母親的焦慮立即“傳染”了周圍的家長,她們紛紛點頭附和。
“我也知道超前教育不好,但一聽到身邊好多朋友都把孩子送進培訓班,學英語、學思維訓練,我就很焦慮。孩子剛上小班,我就給他報了兩個興趣班了!”、“寶寶今年只有4個月大,可以參加哪些興趣班、早教班開發智力?”……現場,連專家們都頗感震驚,“4個月大的孩子,連視力都沒發育健全,這起跑線也前移得太早了吧!”家長們的焦慮由此可見一斑。
“加餐”剝奪孩子快樂童年
“有一回,我在幼兒園大班聽課,一位孩子的回答簡直讓我哭笑不得,他說,我想快快長大,像爸爸一樣就好了,每天喝點老酒,打打麻將,多開心啊!”聽完家長的提問,華東師大學前教育學院張明紅教授頗為感慨地說,這幾年,家長過早地拔苗助長,為孩子“加餐”奔名校,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令他們小小年紀就患上了厭學癥。
“其實,家長不必太心急,兒童都有頓悟,在合適的時間他自然會理解。家長要學會正確評價并鼓勵孩子,耐心等待花開的聲音!”張明紅教授還現身說法,當初,看到讀小學的兒子課本上畫滿了奧特曼,曾暗地歡喜兒子說不定有繪畫天賦,于是滿懷期待地將兒子送進少年宮。沒想到,兒子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因為他每次連5分鐘都畫不到,就開始指手畫腳指導別人該如何畫。
當看到小伙伴們都拿到了等級證書,兒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失敗”。而張教授反過來鼓勵他說,即使不做畫家,也可以當一名鑒賞者,只要開心就好。
習慣培養重于知識灌輸
針對家長為幼兒園孩子報名參加各類興趣班的現象,不少專家都表示,跑得早不如飛得更遠。南西幼兒園園長洪曉琴表示,關于知識的學習,家長大可不必太焦慮,在學前階段,應該關注孩子學習習慣、能力和態度的培養,以及興趣的引導,而不是單一知識的灌輸,“通過實驗發現,兒童從2歲開始彈琴彈到7歲,與從4歲開始彈到7歲,最后他們考級的水平都差不多,除非孩子有天賦,所以說,起跑線前移得太早,沒有實際意義,關鍵是給孩子一個富有幸福感、快樂感、成功感的童年。”
“我兒子現在四年級,從小到大,參加過的唯一一個興趣班就是游泳班。”在這個問題上,南西幼兒園特級教師徐則民現場傳授“育兒經”,替孩子選擇興趣班,先考慮兩個問題,孩子有沒有興趣?學習過程中有沒有效率?興趣班的選擇也要本著“揚長避短”的原則,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