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9-28 09:45:06
小圓圓被C校拒之門外,原因在于C校出臺了一項特別的招生政策。
“前年5月中旬報名時我才知道,校方規定小孩戶口遷入滿3年以上才算符合資格。”沈老伯2005年底買房,當時戶口不足3年,“我咨詢過,區教育局并沒有出臺關于小學生入學戶口年限的政策,這是學校自己的規定。”無奈,沈老伯只得填了一張借讀申請,等待校方審批。
審批標準是什么?審批時限多長?沈老伯無從得知,他很“聽話”地等了一個暑假,沒有出去四處“活動”。“等了一個月我給學校打電話,打不進去,去學校詢問,門衛不給進,在外面等了兩個小時。”年近七旬的沈老伯帶著戶口本、房產證、買賣房產合同、圓圓的出生證、幼兒園畢業證書一次次前往C小學,得到的答復始終是“研究中”。
7月中旬,沈老伯接到通知:C校名額已滿,外孫被安排報名D小學。“我已經筋疲力盡了,實在沒有精神繼續跑下去,只能接受這個安排。”沈老伯想不通,“樓上和我同一時間買房的另一家的小孩卻進了C校。”
讀名校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里面的門道當然不是一般人能看得清的,就算看清了,也不是誰都能走得通的。
家住北京馬連道附近的童童,父母都是工薪階層,爸爸是公務員,媽媽是一名行政人員。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去年年底,童童的媽媽趙女士不惜貸款在馬連道附近買下了一套80平米的商品房。今年春節前,趙女士又給童童報了數學、識字和英語學前輔導班,為孩子入讀名校做準備。
今年6月,童童參加了一所名小學總部的考試。“學校是通過游戲來考試,面試題就是模擬一個公共汽車的場景,幾個小朋友排隊上車,但車上的座位是不夠的,老師便引導孩子為女同學讓座,這時有的同學讓座有的就不讓座,可能這是學校考查學生素質的一種手段。”趙女士說,當天考試的人非常多,“當時我就想,能上則上,上不了也是正常的。”果然被她言中。最后童童沒有出現在被錄取的名單中。
為防止落選,位于圓明園附近的一所重點小學的分校此前就成了趙女士的“備選方案”。“誰知打過電話去人家根本不接受報名。”這時,名校效應的光環依然在趙女士的頭上盤旋。趙女士又接連給兩三所名校的分校打電話,但都是一個結果,不是這個片區的,根本不接收。
用趙女士的話說,“送錢都找不到門。”她告訴記者,經歷過“幼升小”的家長都會心照不宣地達成一個共識,如果不找關系、不交贊助費,想上名校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我們參加學校面試時,門前停滿了奧迪A8、寶馬7系的名牌汽車,要想和這些人比出贊助費是不可能的。”而托關系又是費力費財的事。“我同事先后托了好幾個人,第一個人給了1萬,第二個給了2萬,后來又找人給了2萬,最后孩子進了學校都不知道到底是誰給使的勁。”
如此一筆糊涂的人情賬讓趙女士望而卻步。而她的孩子童童,在經歷了半年的學習準備以及6個小學的面試后,最終在新學期開始時坐在了一所普通小學的課堂上。
然而,對于趙女士一家,以及無數和他們相似的家庭而言,一切才剛剛開始……
進了名校的孩子要繼續努力,沒進名校的孩子就要更努力,對于所有剛剛背起書包走進小學校門的孩子而言,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