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聞晚報 2009-09-04 09:40:17
早晨,當你的孩子走進校園,成為一名小學一年級新生時,你看到的,是他可愛的笑臉,期盼的目光,還是撅起的小嘴,緊鎖的眉眼?每個孩子都有其性格特點,面對環境的變化,會有不同的表現。
下面,我們看看心理學專家談小學新生的適應問題。我們相信,每個人的成長都要經歷轉折和過渡,而每次轉折和過渡,都將是一個新的起點。
過早體驗壓力易生恐懼
9月1日是小學一年級新生正式踏入校園的日子。比起其他小朋友的欣喜快樂,有些小朋友卻讓家長有點擔心。在小學校門口,一名瘦小的女孩拉著媽媽的手,不肯進學校。最后,在媽媽的軟磨硬泡,老師的耐心哄勸下,女孩終于怯生生地走進校門。“孩子說自己肚子疼,不想上學,其實她是膽小。”媽媽說。
一些孩子在入學時,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恐懼和羞怯。兒童心理學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吳亦君老師談到,首先,孩子要面臨環境的改變,幼兒園老師注重讓孩子表現自己,而成為小學生后,老師對他們的學業會有所要求。其次,有些孩子出現“害怕上學”的心理,和他們過早地承受壓力有關。他們在幼兒園階段,就參加樂器等各類培訓,并為此承受著一定的壓力,而現在面臨入學,他們覺得自己又要面對新的壓力了。另外,孩子“害怕上學”的表現,同部分家長的不恰當引導有關,有的家長會說:“現在可以玩,上學時就要緊張起來了!”孩子聽到此話后,自然對上學產生了“恐懼感”。
剖析孩子的“不適應”心理
有心理學專家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進一步總結了孩子的“不適應”心理及相關對策。其一,有些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會產生焦慮感。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交際能力較弱,家長可以事先做一些準備:平時多帶孩子走親訪友,讓孩子獨立完成簡單的任務等。其二,有的孩子有一定的“學校恐懼癥”:擔心自己沒有玩伴,害怕被老師批評。此時,家長和老師要多溝通,并向孩子描述小朋友們在學校參加活動時的快樂情景,讓孩子轉變觀念。
另外,有的小朋友因性格問題,整天悶悶不樂、沉默不語,在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參加協作性強的游戲,讓孩子在與同學們玩游戲的過程中,找到自信和樂趣。
“很多學校在‘幼小銜接’上花了心思,老師會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安排教學,對新生授課時突出生動有趣的直觀形象,使孩子在心理上不至于產生太大波動。”吳亦君老師說,“還有,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情緒的特點是較外露、易激動,老師和家長應該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陪伴孩子度過這段時間。”
在“學有所用”中培養興趣
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兒童入學,在心理上處于“勤奮對自卑的沖突”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進入學校,開始系統地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體驗憑著勤奮來完成任務的樂趣,形成一種勤奮感。吳亦君老師談到,這一階段是形成一個人自信或自卑人格的關鍵時期,孩子的勤奮感,會在他與同伴的競爭中得到發展。此時,家長一方面要幫助孩子進入角色,一方面又不能過分強調“輸贏”。
如何培養孩子的“勤奮感”,讓孩子樂于學習呢?吳亦君老師說,簡言之,就是“讓孩子獲益”,這里的“獲益”不是單指物質上的獎勵,更重要的是家長鼓勵的言語和眼神,及在生活中,讓孩子明白“學有所用”。比如,家長帶孩子逛街時,看到店名、廣告牌等,讓孩子說出他認識的字;買東西時,讓孩子做簡單的算術,這樣做,可以讓孩子產生一種成就感,進一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心理測試
了解你的學習意愿
問題:
如果老師對你說,你的數學不行,你會怎么做?
A:加緊努力
B:信心大失,對數學反感
C:不相信老師的話
D:進一步去問老師,如何改進
分析:
A:你是一個需要別人鼓勵的人,師長或同學給你壓力,可以有效地影響你的學習意愿。你覺得課業成績是決定你的人際關系和個人價值的要素,所以如果你得到成績不行的訊息,你就會加緊努力,因為你不想被人嘲笑,所以你的學習意愿和周邊人際有密切關系。
B:你的學習情緒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如果有人否定你的能力,你就會自暴自棄,因為你本來就對自己缺乏信心。或許老師這樣說,只是想鼓勵你去努力,迎頭趕上,而你卻會往負面想,你是一個在學習上,缺少主動性的人。
C:你的學習意愿不太容易受人影響,你對自己的能力和成績很有信心,即使你的成績不是很好,你也不會心慌,也不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話,就改變自己的狀態。
D:你是一個自省、自愛的人,雖然老師只是提醒你一下,但是你會自動尋找問題所在,這說明你是一個主動性很強的學生,你關心自己的學業,不是為了和同學比分數,也不是為了獲得老師和父母的贊揚,而是為了自己的需求。你這樣的學生,應該是老師的最愛。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