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8-01 21:01:45
導讀: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趙燕玲認為,如果在年輕時讓骨骼盡量存儲更多的鈣,對預防和減輕骨質疏松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于辦公一族來說,多喝牛奶和經常鍛煉是兩個有效手段。
-打個噴嚏都能骨折
在西安市紅十字會醫院急診科,醫生就碰到這樣的女性和老齡患者:打了一個噴嚏就出現了腰椎骨折;正在家澆花呢,卻突然直不起腰來;下樓去買饅頭時,一不小心就摔得大腿骨折……種種“脆弱”的表現讓不少女性和老人都提心吊膽。
據該院骨質疏松科主任醫師曾玉紅介紹,打一個噴嚏就骨折并非是噴嚏很厲害,主要原因是骨密度不夠導致的骨質疏松,其罪魁禍首就是缺鈣。從臨床上看,骨質疏松性骨折大致占所有骨折的70%,而疼痛、身高變矮、駝背、骨折……都是骨質疏松癥的常見表現,大約33%的50歲以上女性、20%的50歲以上男性都有這些癥狀。老年人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更大,這是因為這個時期正是骨的代謝期也是骨的流失期,如果流失速度過快,骨密度和骨含量都會大大降低,也許提一壺水澆花或者晨起疊被,只要位置稍微不對,就有可能發生骨折。
據了解,骨量的積累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40歲前,第二階段是女性絕經期或男性老年期。很多人可能因為骨流失緩慢持續多年而沒有任何癥狀,直至發生骨折,因此骨質疏松常被人們稱作“靜默的流行病”。從今年醫院的門診量上看,骨質疏松就診率已比去年多出四成。
-補鈣同時還需運動
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趙燕玲認為,如果在年輕時讓骨骼盡量存儲更多的鈣,對預防和減輕骨質疏松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于辦公一族來說,多喝牛奶和經常鍛煉是兩個有效手段。
營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人均膳食鈣攝入量一般為300~400毫克,而一天所需鈣含量是800~1000毫克,可從牛奶、奶酪、花椰菜、甘藍菜、菠菜、榛子、杏仁、對蝦等獲取,每天兩杯牛奶就足以補充不足的鈣含量,鈣的攝取主要依賴于飲食,平常多吃奶制品、豆制品、海產品就可維持鈣需求。牛奶中的鈣是骨組織的主要成分,鈣磷比例恰到好處,并含有維生素A和D,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專家建議,每天最好喝500毫升以上的奶,強健骨頭,喝牛奶超過300ml的人群,腰椎骨密度比不喝牛奶的人高6%左右。
如果食物攝取不夠,可用鈣劑補充,易吸收的順序依次為醋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碳酸鈣,當然飲食要注意搭配均衡,避免高蛋白飲食,少喝碳酸飲料。
更為重要的是補鈣還要注意提高身體對鈣的吸收能力,因此每周最好適量(因人而異)鍛煉兩次以上,骨骼在負重狀態下才能使鈣質有效地吸收于骨組織中。保持一定強度和頻度的鍛煉,增強骨骼承受負荷及肌肉牽張的能力,能夠有效提高補鈣的效果,每周鍛煉超過兩次或每周累計鍛煉時間達到2小時的人群,骨密度也比不鍛煉的人群明顯增高。同時多曬太陽,維生素D是有效促進鈣質吸收的關鍵物質,陽光可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D。
-補鈣并非多多益善
那么究竟該如何補鈣呢?多喝骨頭湯或者多吃些鈣片行不行?補鈣要和其他營養元素一起嗎?兒童補鈣是不是多多益善?老年人、嬰幼兒、女性是補鈣的主要人群,但很多人在認識上卻有一些誤區。
曾玉紅指出,很多人都信奉“吃啥補啥”,所以,為了補鈣健骨就多喝骨頭湯。在紅十字會醫院,記者見到一位20多歲的小伙子,喝骨頭湯一個月后,可檢查并沒有發現鈣含量增加,醫生說骨頭湯的膽固醇含量高而不是鈣含量高,對于患有高血脂的人,多喝骨頭湯還會產生血管異化。
還有很多家長給孩子一味補充鈣片,可是醫生發現這些孩子并非缺鈣,而是缺乏促進鈣吸收的活性維生素D,交大醫學院潘建平教授稱,其實大多數吃母乳或配方奶粉的嬰幼兒都不缺鈣,只是缺維生素D。
另外,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補鈣多多益善,其實過量補鈣很可能導致異位鈣化,引起血管等方面的疾病;攝入過多的鈣還會增加腎臟負擔,重者則引起高鈣血癥。骨骼的全面營養需要多種成骨元素的復合補充,除了補鈣,也不要忽視其他微量元素的補充。
特別提示
缺鎂也會骨質疏松
補充鈣、鐵、鋅、硒,大多數人都能接受,但如果有人說還應該補充鎂,許多人就不知所以然了,其實鎂也是人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是骨骼軟組織、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腦組織等不可缺少的元素,一旦缺乏會出現諸多病癥。
身體超重、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松病人越來越多,專家指出,單純強調補充鈣、鐵、鋅、硒對健康是不夠的,缺鎂、銅也需引起人們的重視。
營養專家牛德昌稱,鎂缺乏是富貴病高發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鎂可發生動脈硬化、骨質疏松、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白內障、抑郁癥、哮喘病、兒童多動癥等,人們追求食品的精細會降低鎂的供給量,純凈水的大量飲用等也會消耗人體內的鎂,如果過多補鈣、補鋅也容易造成相對的鎂銅缺乏。
牛德昌指出,營養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人群鎂營養素攝取量在正常值,但也有部分人群體內缺乏鎂,在人們的一些疾病調查中也發現鎂缺乏甚至較鈣、鋅嚴重,單純補鈣不能防止骨質疏松癥,因為鎂與鈣存在協同作用,又具有“競爭”關系,如果一個人每天鈣的攝入量超過2600毫克,就會降低鎂水平,只有在鎂等元素的協同下,鈣才能順利通過腸粘膜進入體內,防止骨質疏松癥。
食補是補充鎂銅的最佳選擇,含鎂豐富的食物有硬殼類食物,如西瓜子、松子、榛子、南瓜子、山核桃、葵花子、干栗子以及蕎麥、大麥、燕麥、黑米、黃豆等谷類;綠葉菜類,如苜蓿、莧菜等。此外,仙人掌、螺旋藻中也富含鎂元素。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