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9 18:48:11
課程的真正生長點在幼兒園。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應由幼兒園教師、家長共同參與和討論。課程建設的這種民主決策精神與開發行為,被國外稱之為“草根式”參與。“草根式”課程理念主張國家要賦予學校課程決策自主權,從改革上、措施上給予學校以彈性空間,學校則一方面要賦予教師參與課程開發或建設的權利和責任,提高教師參與課程開發的知能,另一方面,也要賦予家長、社區人員參與課程建設的權利與機會。
在課程建設中,學校是課程建設的“根”。這是“草根式”課程理念的核心思想。只有在學校這塊土壤中播下改革的種子,改革才會生長和發展。基于這一理念,我們認為: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積極推動者;教師是和孩子直接交往和親密接觸的人,教師最了解孩子具體的、特定的需要;教師希望能夠發表自己的建議,通過參與課程決策過程,會更深刻地理解課改,并在行動上自覺進行研究與實踐。這種“自下而上”的課程建設特征和“參與性、專業自主性、民主決策性”等課程管理研究特點,給我園管理帶來了新變化。
一、建立課程項目實踐研究群體
借鑒“草根式”理念,我園首先對管理模式進行改革,由過去的科層式“金字塔”形狀向“組織分權”管理方式轉化,將管理重心下移。積極探索將園長與教師團隊、教師團隊與教師個體之間決策權力和職責下放,形成職責再分配過程,使教師獲得課程決策權和實施經驗,并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
為了避免幼兒園課程領導小組的課程決策帶來的課程實施整齊劃一的弊端,我們自下而上地根據教師的經驗、特點和個人興趣,采用自行報名方式,成立了課程專題研究團隊——“項目小組”,每一“項目小組”在組長帶領下,通過共同設計項目計劃、共同開展課程實踐、共同參與課程決策與評估,來開展課改實踐。
幼兒園課程領導小組制定課程計劃,編寫課程目標、教材內容、實施方式、評估要求,然后由項目小組帶著問題進行實踐,以連環跟進、問題驅動、研討等形式,完善課程方案,調整課程計劃,決策課程實施內容與形式。將課程決策理念轉變為鮮活的實踐,建構教師團體及教師個體自身的創意和創造力自律自主驅動的主體意識,改變了教師習慣于“自上而下”的垂直課程決策方式,形成“自下而上”的以教育的直接實施者和受教育者為本位、為主體的課程開發決策機制。
在課程決策實施過程中,我們主要采用遞進式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專家引領和骨干示范等方法,通過“個體設計—互動對話—分析調整—現場觀摩—互動對話—形成課例’的環節,對課程實施的內容、方法、原則、評價等進行重新調整或選擇,形成了具有系統性、操作性、合作性、分享性實踐操作載體——“共享課例”。
我園的“共享課例”以某一主題為引領,劃出學習、閱讀、生活、游戲、資源、環境、材料等板塊,每一板塊均列出與主題有關的活動目標、內容、途徑、策略與方法,有相關集體活動和個別化學習的具體操作方案。考慮到部分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教學經驗不足的限制,共享課例中還專門列出由骨干教師撰寫的設計意圖、教學建議和課后反思,供大家學習、借鑒和研究。共享課例用開放、滾動的形式,將課程的40%空間留給教師自由發揮,使教師的課程實踐經驗得以及時補充進課例中。
課程決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面臨著課程實際情況對已形成的課程決策內容進行再判斷和選擇。這期間,園長與教師團隊在課程項目實踐中的關系是:前者是導向、服務和激勵,后者是開放、對話和重構。園長幫助教師團隊明確課程選擇方向,引領教師基于新課程的“研究性”“生成性”“主體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在班級層面上邊進行教育活動、邊進行課程決策,激勵教師在課程活動的實際情景中自主、靈活地決定和開發課程。
而教師團隊通過彼此開放的心態和開放的研討氛圍,在對話交流中重構課程知識結構和課程實踐體系。園長在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賦予教師團隊和教師個體較大的自主權。
二、完善課程實踐研究的矩陣組織
在管理權力重心下移直至面向問題的課程專題項目研究群體的情況下,園長管理重點是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課程實踐生態環境和學識氛圍,創造一個智慧共享的條件。因此,我園在課程管理中建立了柔性化的矩陣結構。矩陣結構是一種既有縱向聯系,又有橫向聯系;既講分工又講協作,將集權化與分權化結合起來的、以工作任務為目標的組織結構。(如圖所示)
在課程實踐研究的矩陣組織結構中,縱向為領導層面的信息流,橫向為教師研究層面的信息流。縱向的領導信息流方向一方面體現為管理的方向及其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為支持和服務功能,努力為課程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為那些面向問題的課程專題項目研究組創造研究平臺;橫向的研究信息流則主要圍繞課程開發實施的目標,有機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從事課程實踐創新和課程發展。它是從面向問題課程專題項目組作為課程實踐創新活動的基本細胞或單元,事實上是一個課程研究實踐共同體。它的形成是一個過程,是教師擁有一個共同的關鍵點,共同致力于能解決一組問題并承擔解決問題的任務。他們在這一共同追求的領域中通過持續不斷的相互作用而發展課程。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