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9 18:43:57
口腔是食物進入人體的第一道關口,是保持全身健康的重要環節,要把好這一關,就要有清潔的口腔和健康的牙齒,這是因為不僅口腔的功能與全身多方面的功能,特別是消化功能有密切聯系,而且牙病和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產生危害。幼兒齲齒目前是口腔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病,而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長期以來,由于人們不重視口腔衛生,家長雖然對孩子百般呵護,卻忽視對孩子牙齒的保護,有些幼兒20顆乳牙中就有十幾顆是齲齒。我園幼兒的齲齒率也逐年上升,從1996年全園幼兒齲齒率38%,到1999年上升為67.8%,防止齲齒刻不容緩。世界衛生組織將齲病列為繼癌癥、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種需重點防治的疾病。我園也將防治幼兒齲齒作為保健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通過對家長問卷調查,發現88.7%的家長對口腔保健和口腔疾病的觀念還未轉變過來,認為幼兒乳牙終究要被恒牙取代,乳牙患齲無關緊要,不需治療;家長不注意幼兒乳牙的保護,更不注意培養幼兒口腔衛生習慣;有些家長不懂得哪些飲食多吃了會至齲齒發生,對齲壞的乳牙也不進行及時修補。從調查問卷中看出有76.5%的幼兒不喜歡刷牙,且年齡越小比例越大。只有極少數幼兒能堅持早晚刷牙。幼兒年齡小,自己刷牙還不能完全去除牙面上的食物、軟垢,在細菌的作用下,牙齒也很容易脫鈣、齲蝕。以上是造成齲齒發病率高的原因。
為做好幼兒口腔保健教育,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動。
一、轉變家長觀念,提高家長口腔衛生知識水平
幼兒園通過開家長會,請地段醫院醫生給家長上課,出衛生健康版報、發宣傳資料、請家長參加班級“愛牙月”活動等形式來提高家長的口腔衛生保健知識。通過這些活動使家長對口腔保健意識得到提高,明確了幼兒期口腔保健的重要性,積極支持和配合幼兒園開展幼兒口腔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等,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講過:“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生理學家認為:“習慣是自動化了的條件反射。”幼兒期的神經細胞反應時短,容易形成條件反射。家長、教師應抓住這一教育契機,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幼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一)教給幼兒口腔保健知識
1.通過情境表演、角色游戲、講故事等形式,給幼兒上衛生課,向幼兒講述口腔方面的簡單知識,使幼兒加深對口腔保健知識的理解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可利用講故事的形式教育孩子。如當幼兒聽了《沒有牙齒的老虎》故事后,吃糖次數就減少多了。不愛衛生的孩子,也像《小豬變干凈了》中的小豬一樣愛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習慣。
2.教給幼兒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有些父母、甚至一些老師的刷牙方法是不正確的。這樣不僅對自己的牙齒不好,還影響到孩子。孩子的模仿力極強,如照著大人的不正確刷牙方式去刷牙,勢必會影響幼兒牙齒的正常發育。所以,大人要掌握并堅持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同時教育幼兒掌握運用正確的刷牙方法。要求人人做到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定期了解幼兒刷牙的情況。
(二)開展各項活動,提高幼兒對牙齒保護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著眼點。因此,我們必須創設各種有趣的活動,使幼兒產生對保護牙齒的興趣。
1.愛牙月活動
9月20日是世界愛牙日,我園每年9月舉行愛牙月活動,全園幼兒行動起來積極參與愛牙月活動。
愛牙月活動具體安排三方面內容:
第一,精心設計一項教學內容:木偶劇《小熊拔牙》。通過演出活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從中懂得早晚刷牙口腔保健的意義,更為重要的是讓幼兒知道晚上刷牙比早上刷牙更重要的道理。
第二,設展覽廳,使每位幼兒接受教育。展覽廳有各種口腔保健知識圖片,由幼兒講解圖片,還設有牙診所,并由幼兒扮演醫生,進行角色游戲,孩子們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并參加各種口腔保健,更加懂得從小保護牙齒的重要性,做到防牙五步曲:每天早晚刷牙,進食后漱口;長期堅持使用含氟牙膏;使用保健牙刷;健康飲食、少吃糖;定期檢查牙齒。
第三,評價活動。在愛牙周期間,每班每天設2—3名愛牙娃娃,督促提醒本班幼兒早晚刷牙,對能堅持做到早晚刷牙的孩子,贈送一把保健牙刷,以資鼓勵,并評為健康娃娃。有的爸爸媽媽本身自己沒做到晚上刷牙的習慣,孩子卻晚上沒刷過牙不睡覺,從而還教育了父母。孩子們真正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園的口腔保健教育已自然滲透到家庭中。
2.口腔保健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
(1)教師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中,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口腔衛生保健教育和良好衛生習慣的培養。晨檢,是幼兒在幼兒園一天生活的開始。每天晨檢時,保健醫生不僅對幼兒進行一般晨檢,還給幼兒進行簡單的口腔保健知識教育。如:問幼兒是否刷牙,看看幼兒牙齒白不白等,已刷牙、牙齒白的及時給予贊揚。孩子得到贊揚,更激發了他們刷牙的興趣。每天餐后請健康牙齒小衛士提醒小朋友飯后漱口,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2)在游戲中培養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幼兒鞏固了口腔衛生保健知識。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幼兒扮演的爸爸媽媽教育孩子要保護牙齒,督促孩子刷牙、漱口,孩子牙疼,帶去給醫生治療等。
通過幾年來開展的各項口腔健康教育活動,幼兒口腔保健得到了重視,在飲食習慣上也得到了改觀,口腔保健教育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我園幼兒齲齒發病率大大降低了。
從小做起,防患于未然,“健康的生活需要口腔衛生”,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衛生的口腔,讓我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地成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