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22 22:35:52
愛國主義教育是培養人們具有愛國之情、報國之心、衛國之志、效國之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那么,如何全方位、多角度、系統化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呢?我認為,至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多種開端、形式活潑。一是可從講解分析、傳授知識入手,用充滿愛的語言,通過系統講授或耐心解答人們所關切的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曉之以理,啟開心扉,端正態度,消除芥蒂,提高其愛國主義覺悟;二是可從聲像宣傳、熏陶感梁入手,廣泛運用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愛國主義電影、電視、廣播、音樂、戲劇、曲藝、歌曲等,寓教于樂,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得到啟迪,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三是可從報刊雜志等入手,充分利用報紙、雜志、畫報、教材、論著和體現與反映愛國主義思想與事跡的富有感染力的文藝作品及愛國主義教育叢書教育人們,強化其愛國主義觀念;四是可從參觀考察、游覽觀光入手,可組織參觀各類歷史博物館、紀念館,瞻仰革命遺址、烈士陵園及其它紀念設施,觀看展示祖國燦爛文化的歷史古跡和反映近現代中國人民苦難、奮斗勝利歷程的革命文物,也可通過游覽祖國的文化名勝、旅游景點、物產資源,引起人們對祖國壯麗山河和悠久傳統文化的珍視和熱愛;五是可從組織活動、行為養成入手,或依據特定的教育主題,組織適當的生產勞動、社會實踐和軍事訓練等活動,或結合重要的節日、紀念日,組織參觀、瞻仰、祭掃、演講等活動,以增強他們對工農兵的感情和對國家的責任感。
(二)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原理,人們思想認識的產生、發展和變化,只有通過量的積累,才能達到質的飛躍。因此,愛國主義教育也要注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僅讓人們“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學校教育系統,要真正形成貫穿小學、中學、大學各教育階段、各有側重、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互相銜接的穩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全程序列。
(三)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縱向比較、橫向觀照。在我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本質上是統一的。愛國就應該而且必須熱愛中國共產黨締造和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誠如鄧小平同志所言:“有人說不愛社會主義不等于不愛國。難道愛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么呢?”(《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第347頁)為了切實深化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就縱的方面而言,要把我們今天國富民強、繁榮昌盛,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新中國與舊中國那種貧窮落后、受人欺侮、民生凋敝、滿目瘡痍的歷史進行對比和分析,使人們了解過去的苦難歲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新舊縱比中激發熱愛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深厚感情;從橫的方面來說,要把我們改革開放、安定團結、人民真正當家作主、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無比優越性的社會主義中國同資本主義國家兩極分化、動蕩不安和虛偽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相比較,以使人們加深對資本主義制度本質的認識,堅定“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能夠發展中國”的信念,使他們真正明白“中國搞現代化,只能靠社會主義,不能靠資本主義”(《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229頁)。這樣,通過縱橫兩方面的比較和觀照,提高人們對愛國主義的思想認識。但對比不能只作簡單的類比,而要掌握衡量優劣的正確標準,把愛國熱情引導和凝聚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上來。
(四)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系統灌輸、以理服人。愛國主義思想同社會主義思想一樣,不可能自然形成,需要我們通過科學的方法去“灌輸”和“說服”。針對目前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不懂得中國歷史、不了解中國國情、信仰產生動搖、思想出現混亂的實際,我們應理直氣壯、堅持不懈地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為指導,系統地進行愛國主義思想的正面灌輸。但灌輸并不是千篇一律地照本宣科、搬弄教條、反復嘮叨,而是要密切聯系思想實際和困惑問題,擺事實講道理,啟發自覺,以理服人。道理要講得透徹、順勢、入情、合理;事實要擺得真實、具體、充分、有力,決不能“道理一大篇,實際不沾邊”,文過飾非,隔靴撓癢。
(五)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榜樣引路、典型示范。實踐證明,愛國先進典型本身就是一盞明燈、一面旗幟和一部催人奮進的教科書。被人認可的“典型”和令人欽佩的“榜樣”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言:“沒有什么事情能象榜樣這樣能夠溫和地而又深刻地打在人們的心里。”(洛克:《教育漫話》第64—65頁)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他們可塑性大,模仿力強,接受信息快,富有理想,有上進的愿望,易受情緒影響,因此,教育者應注意充分發揮愛國先進典型和榜樣的啟動、調整、激勵、矯正、導向和示范作用,廣泛利用各種途徑和方法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涌現過的著名愛國將領、民族英雄、革命先軀、杰出人物,以及新中國成立后涌現出的許多英雄人物、勞動模范、先進標兵等。通過歌頌、宣傳、示范他們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心、衛國之志和效國之行,引導、教育和啟迪青少年的覺悟,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活力、動力和效力。在此還應特別指出,教師在愛國主義教育中要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因為沒有身教,言教就容易成為“說教”。只有以身作則、率先重范,言教才有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和號召力。
(六)愛國主義教育要注意齊抓共管、持之以恒。愛國主義教育是一種全民性的綜合教育,是一項社會性的龐大系統工程,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牽涉面廣,工作量大,必須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密切結合起來,分工協作,綜合治理,并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功能互補、信念堅定、業務精湛的愛國主義教育隊伍,方能大見成效。因此,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愛國主義教育的領導和指導,各職能部門和團體要抓好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落實,創設一種濃郁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社會氛圍,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并注意其連續性、貫通性、持久性,堅定不移,常抓不懈。
(韓延明:曲阜師范大學副教授)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