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22 22:18:06
一、課堂教學提問的優化設計優化了的課堂提問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提問設計的難易要適度,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教育測量中的“難度”概念為提問提供了數量依據。難度PH=1-p/W,這里的W表示課堂內的學生總數,P是答問通過的人數。難度PH在0呈1之間,提問的難度一般應控制在0.3至0.8之間,使多數學生通過努力都能解答。
(二)提問設計要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內部動機作用。一是引導學生去積極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勵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三是要歡迎學生發表創新見解。
二、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要點
(一)整體性。提問題要緊扣教材內容,圍繞學習的目的要求,將問題集中在那些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上,以利于突出重點、攻克難點。
(二)量力性。第一要適度,應提符合學生智能水平、難易適度的問題。第二要適時,“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第三要適量,提問設計要精簡數量。
(三)啟發性。多編擬能抓住教學內容的內在矛盾及其變化發展的思考題,為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能在提問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要創設問題情境;要揭示矛盾,引起思索;要適當設計一些多思維指向、多思維途徑、多思維結果的問題,強化訓練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趣味性。提問設計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學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時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學。
(五)預見性,提問能事先想到學生可能回答的內容,能敏銳地捕捉和及時糾正學生答復中的錯誤或不確切的內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善于采用歸納、小結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答案;采用試探的方法幫助學生思考更深一步的答案。對學生的回答應堅持以表揚為主。
(六)靈活性。提問要靈活運用。在講、練、讀、議諸環節中都可以回答問題或帶著問題進行;也可以在學生精神渙散時用提問的方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善于靈活地穿插運用轉入、點題、沉默、查核、催促、提示、重述、評論、強化、延伸、更正、追問和擴展等教學手段。
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技巧,課上看似隨機應變,實際上功夫在“課堂”外,它要求教師既備教材、教法,又要備學生,是教師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按照教學規律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結果。李春玉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