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21 22:20:10
第四章 母親教育,決定男孩的一生
母親是兒子人生的總設計師——
開發其智力,塑造其性格
一個男孩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對于他的成長來講,母親的教育意味著什么?
很多母親都這樣認為,男孩喜歡調皮和冒險,總會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因此,母親最主要的任務是保證安全。
是的,對于那些年齡尚小的男孩來講,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判斷對面正在向他行駛而來的車輛的速度。因此,在他們的直覺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之前,母親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要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
但這絕對不是母親的全部任務。心理學家表示,對于正在成長中的男孩來講,母親除了要保護他不受外界和自己的傷害之外,還有以下幾點主要任務:
1.讓兒子感覺到被愛。
科學家們經過研究證明,小時候的男孩比女孩更加需要母親的關注,如果他們感覺不到母親在身旁,就會產生極強的不安全感,進而會用哭鬧來提醒母親。如果男孩長時間得不到母親的關愛,這種不安全感就會伴隨他的一生。
然而,大多數的母親并不了解男孩的這種需求,當男孩出生不久后,她們就會以“工作需要”為理由把孩子交給保姆來照顧;有時,為了保持身材,她們甚至拒絕用母乳喂養孩子……
事實上,母親的這些做法將極大地影響男孩的心理健康。當男嬰在母親體內時,母子之間是通過臍帶聯系在一起的。當男孩出生之后,盡管他的身體已經脫離了母體,但他們在心理上仍然認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在這個時候,如果母親對男孩撒手不管,那男孩就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
在兒童成長心理學中,有這樣的描述:
當嬰兒出生后,雖然他與母體聯系的臍帶已經被剪斷,但他在心理上并沒有脫離母體,因此,他們需要母親與他之間的肌膚接觸。
由于人是哺乳動物,在母親哺乳的過程中,他與母親之間有親密的肌膚接觸,這可以使他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一年之后,即使孩子不再需要吃奶了,母親也應該寸步不離地陪在他身邊,因為他們仍然格外需要母親的關注。直到孩子3歲左右,他與母親之間的這種心理臍帶才會自然脫落,這時候,他們的心理需求可以通過語言安撫得到滿足。此時,他們才能被看做是完全獨立于母親的個體。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點結論:
第一,對孩子進行母乳喂養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當男孩斷奶后,就把它交給保姆或老人照顧,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