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19 23:37:21
由于祖國醫學的出現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它的寶庫中蘊藏著大量的寶貴財產,急待我們發掘、繼承和光大。
一.關于婚齡的認識
宋代婦科專家陳子明曾明確表示:“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月經)始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充實,然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堅壯強壽。”葉天士云:“童稚不孕──方苞方萼,生氣未舒。甫童甫笄,天癸未裕。曾見有未實之?煞N,未足之蠶可為繭乎。”“少年生子,多有羸弱者。”
以上介紹的是古人對結婚年齡的看法,古醫學的樸素的晚婚主張真是難能可貴。一是把性發育與整個身體發育聯系起來,說明他們對人體各系統的整體觀。二是指出早婚早育對后代的危害。特別有趣的是,主張男比女大10歲的觀點與最近國外報道的主張竟不謀而合。
二.關于擇妻的標準
葉天士云:“求嗣者,必先擇女,猶種植者,必先擇地。蓋砂礫之場,難期稻忝,而薄福之婦,安望熊羆。故為后嗣計,不可不選擇也。大都婦人之質,貴靜而賤動,貴重而賤輕,貴厚而賤薄,貴蒼而賤嫩。故唇短嘴小者不堪,此子嗣之部位也。耳小輪薄者不堪,此腎氣之外候也。聲細而不振者不堪,此丹田之氣本也。形體薄弱者不堪,此藏蓄之宮城也。飲食纖細者不堪,此倉廩血海之源也。發焦齒豁者不堪,肝虧血而腎虧精也。睛露臀削者不堪,臟不藏而后無后也。山根唇口多青氣者不堪,陽不勝陰,必多肝脾之滯逆也。脈見緊數弦■者不堪,必真陰虧弱;經候不調而乏生生之氣也。他如未笄之女,陰氣未完,欲盛之婦,所生多女。情性和者,調經自易,情性■者,月水不勻。…肉肥勝骨者,脂滿子宮,骨瘦如柴者,子宮無血。……求嗣者不可不急講也”。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