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 2009-07-18 16:52:47
活動目標:
1、搶答的方式進行。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的積極性。
2、豐富幼兒關于恐龍的知識(有多大、多重、多高)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準備:搶答卡片
設計意圖師幼互動教育反思
通過提問引發幼兒的思考,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發展幼兒的遷移能力。
喚起幼兒的已有經驗,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及時的鼓勵總結,幫助幼兒歸納和分類,便與幼兒整理自己的思路,并以競賽的形式,能夠很好的培養幼兒的積極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能力。1、霸王龍的嘴里足可以站一個成年人。
2、地震龍可能是最大的恐龍。有半個網球場那么大,比九頭大象還大。
3、秀齒龍,體長才7—8厘米。
4、梁龍有現在的三層樓那么高。
幼兒用皮尺量一量恐龍有多大。
恐龍特征知識競賽(有關恐龍的形體特征、主要生存狀態、習性等)以搶答等形式,幼兒競賽回答問題,教師說出恐龍的特征讓幼兒猜出是什么恐龍.
棘背龍:背上長著長棘。
霸王龍:食肉恐龍,兇猛的動物,體形大。它用前肢抓住正在掙扎的獵物,它的口腔可以輕易的殺死獵物。最殘忍的恐龍。
恐爪龍:前肢非常強壯。有像人的手一樣的爪獵取食物。
重爪龍:食肉恐龍,頭和鱷魚非常相似。
躍龍:食肉恐龍,體形大,兩眼前有骨板。
猶他猛龍:食肉恐龍,體形大,奔跑速度快,較好的視覺和嗅覺,是非常好的獵手。
異齒龍:食肉恐龍,最顯著的特點是背部有高高的羽翼和兩顆尺寸不同的牙齒。
雙棘龍:食肉恐龍,頭頂有兩個肉冠,用來威脅敵人和使大腦降溫。
三角龍:它是已知陸地動物中頭部最大的恐龍。
劍龍:從頭到尾背上有大小不同17塊骨板,用于調節體溫和保護身體。
副櫛龍:頭上管子(肉冠)發出吼聲,用于與群居動物聯系。
阿馬加龍:頸部的長棘用來威脅敵人和調節體溫。
腫頭龍:頭顱頂部的骨板有23厘米厚。
阿普吐龍:它的牙齒像木樁只能磨碎食物,而不能咀嚼。形象的比喻有助于幼兒了解恐龍的大小。鼓勵幼兒繼續探索。要求和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發現。
教師要最大限度的調動幼兒的興趣。在兒童表達交流的基礎上,做出小節和評價。
教師要鼓勵啟發兒童表述自己的探索方法,大膽踴躍表達。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