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23:34:36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全面啟動,我園以(綱要)精神為指導,貫徹“以人為本”、“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理念,采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努力探索適應教育改革的辦園模式。1、成立以園長、段長、骨干教師為主體的課改領導小組,做到人人有課改指導的具體內容與要求,加強幼兒園課改工作的領導,初步促進課改工作的有序進行。2、開展多形式的業務學習。除正常的教研學習外,每月半天教師自主性小組活動,每月一篇反思性教學研究體會,每月一次自選性學習,內容有:幼兒個案觀察及教育評價;課程改革信息;家長及社區資源的利用;雙語活動的組織與指導。讓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地成長。3、有機的整合探索性主題課程、雙語特色課程、學科課程等課程模式,把課程與幼兒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重視必要學習經驗的習得與主題的融合及幼兒性感能力的培養,使活動成為幼兒難以忘記的學習,而不是需要記憶的學習。如“元宵節”系列活動,讓幼兒與家長利用各種材料,精心制作了一盞盞花錢也買不到的燈籠;中大段的幼兒動手搓湯圓、煮湯圓;到中山公園游燈、賞燈、猜燈謎、做體能游戲等。幼兒在實踐中體驗到節日的樂趣。“三八節”活動也豐富多彩,請媽媽或奶奶來園講述幼兒小時候的趣事;介紹職業;小朋友動手制作小禮物送媽媽;到超市精心購買禮物,送給媽媽或奶奶一個驚喜;與媽媽或奶奶一起包餃子、包扁食,并說一句感激的話等。通過一系列“愛”的活動,對幼兒進行了一場深刻的情感教育。4、開展大帶小的混齡活動。早操為大段獨立、中小段混合操,既符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又能起到大帶小的作用;每周五下午中大段幼兒根據興趣自選的活動;“元宵節”大中小混齡的體能娛樂游戲等,激發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興趣,促進了生生的互動。5、充分利用家長與社區資源。積極開展以社區為主題的探索活動,把社區的資源如公園小學、婦幼保健所、公園派出所、超市、口腔醫院等,納入幼兒園的課程學習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家園活動,讓家長介入細長兒園的教育。除舉辦全園性的家長學校外,還根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家長的情況,舉辦不同層次的小型講座,如保姆帶養等;給家委會成員每人定一價《學前教育》;發動家長參與班級組織的教育活動,進課堂學當“老師”,如介紹自己的職業、解答幼兒質疑的問題等。幼兒園、家庭、社會三者合力教育,共同為幼兒提供一個探索與學習的環境,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課改是一項艱世的工程,我們將在思索中求新、求實,使課程改革進一步深化。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