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09-07-17 23:25:37
目前動畫片已成為幼兒生活中及其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許多幼兒癡迷于動畫片的程度可以放棄其他活動,我們可以利用幼兒的這一興趣特點,把動畫引到教學中去,這也是現代教育方法之一,即集聲像動畫于一體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在常識教學中,認識特征與習性是教抽象難理解的內容,而現代城市中幼兒又缺乏對許多事物的生活體驗尤其缺乏對動植物的親身接觸,甚至有的小朋友認識卡通的馬牛羊,見到實物時卻叫不出名稱。在整潔的城市中是不可能讓雞、鴨、狗、豬入室生活的,而傳統的圖片又激發不了幼兒的興趣的,因此我專門從幼兒喜歡的動畫入手對幼兒進行常識教育,使幼兒在歡快的情緒體驗中學習抽象的難理解的知識。在一節《認識動物名稱》的常識課中,我把卡通圖片與實物圖片引入動畫中去,用幻燈片的方式,各種動畫效果,對卡通動物圖片與實物圖片進行配對,一只實物圖片牛出現了,如果幼兒說出了正確名稱就會飛出一只卡通牛,這個動畫雖然簡單,卻給幼兒帶來了極大的樂趣,這是其他教學所不能達到的。但要發揮好多媒體教學的作用,并不止是讓物體動一動就可以了,在制作方面需要花費很多的心思。
一、選擇適宜的教學活動內容
多媒體教學雖然生動,但并不是對任何常識課都適用,在常識教學中,有認識動植物名稱、特征、習性的,也有科學小實驗、奧妙科技方面的知識,對于認知方面的知識適用于多媒體教學,以調動幼兒的興趣,但科學小實驗、奧妙科技需要幼兒親身時間,調動各種感官去探索發現的,這樣的教學內容若設計成多媒體教學的話,不但是畫蛇添足,而且會把直觀的內容變的更抽象更難于理解了,因此,常識課中的多媒體教學時,應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否則就會事倍功半了。
二、與教學相匹配的圖片、聲音及動畫
多媒體制作的各個要素要恰當的組合,以期成功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達到預期效果。
與教學相匹配的圖片。常識課中的形象要求不一,若要認識物體的特征就需要實物圖片以確保知識的準確性,如《可愛的小花貓》、《繽紛的植物》、《種子》等,若要認識物體的習性可選擇形象生動的卡通圖片,以增加知識的趣味性,如《動物怎樣過冬》。但任何事物都沒有絕對性,在一節活動中即可存在實物形象也可存在卡通形象,如《認識動物名稱》就可通過卡通形象與實物形象的聯系創作活動。
與形象相匹配的聲音。如果沒有聲音再好的形象也表現不出來,圖片是外表的話,聲音就是靈魂,聲音會把形象表現的更深刻更易于理解,小花貓配上喵喵的叫聲和歡快的音樂,兇猛的動物配上沉重的音樂,較好的幫助幼兒理解形象的性格特點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必不可少的動畫效果。動畫的作用在于把死板的東西生動起來,天上的飛鳥,水中的游魚,若靜止的出現怎么也引不起幼兒的注意,如果動起來就會刺激幼兒的視覺增加幼兒的興趣。
三、留有想象思考的空間
要讓孩子留有思考的空間,如《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小動物出現時只是不停的在動,而不直接告訴幼兒動物是怎樣過冬,幼兒通過動腦討論得出結論,教師最后給出正確答案。幼兒在討論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疑問、分歧,最后得出的答案使印象更深刻。留有想象思考的空間的動畫是幼兒情緒活躍,思維積極,達到較好的效果。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