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3:49:59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幼兒的早期家庭教育在人一生中具有奠基作用,他說:“一個人知識豐富與否,思想發展與否,良好習慣養成與否,家庭教育應負完全的責任。”幼兒期是整個教育的基礎,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習慣、言語、技能、思想、態度、情緒,愛好等都要在此打下一個基礎。若基礎打得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這里的“基礎”即為現代所謂的“素質。”素質是人的身心素質和社會文化的總和,也是人發展的前提條件。由此看來,家庭教育對實施幼兒素質教育至關重要,二者相輔相承、不可分割,離開家庭教育來談素質教育是沒有現實意義的,素質教育是目的,而家庭教育是手段、是形式、也是內容。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清楚的認識到,要提高幼兒素質,就要搞好家庭教育,而搞好家庭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樹立“全面發展”的家教觀念
二十一世紀是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時期,和平與競爭是新時代的主旋律,新的時期將被復合型人才所主宰。我們現在培養的孩子,是二十一世紀的主人,因此家教應注意孩子體、智、德、美、勞諸方面全面發展。
(一)強健的體魄是孩子的幸福源泉。家長應為孩子創設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強戶外活動。節假日里,家長應步行或騎自行車帶孩子到附近的郊區郊游,到動物園觀賞小動物……建議孩子多走走,多看看,充分進行日光浴,注意孩子的營養與休息,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常規,以增強幼兒體質。
(二)在家庭德育方面,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與習慣。不少家長非常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有的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誤以為早期家庭教育就是早期智力開發,早期智力開發就是識字、做計算題……于是,他們熱衷于讓孩子星期一參加美術班、星期二參加電子琴班、星期四參加舞蹈訓練……卻很少想到教孩子怎樣做人。智力開發固然重要,而教孩子怎樣做人則更重要。因為“品德”常常能彌補智慧上的缺陷,而智慧永遠彌補不了品德上的缺陷。培養什么樣的品德和習慣呢?科學家根據自己的切身體會,提出了七個方面的重要內容:一是慷慨大方。小伙伴在一起玩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能自己獨吃。二是誠實有信,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不說假話,要讓別人信得過。有的孩子因為一時貪戀別人的東西拿回家,個別家長沾沾自喜,不及時對幼兒進行說服教育,使幼兒養成偷偷摸摸的壞習慣,有一次我到即是朋友也是家長的家里做客,朋友隨意說起“我的孩子愛吃饅頭,并且每天都從幼兒園里帶回半塊給我吃”我聽后吃了一驚,而家長邊說邊笑,一副無所謂的樣子。三是有條不紊。東西要放整齊,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處。四是講究衛生。吃飯前要洗手,不吃臟東西。五是知錯就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小孩子,但做錯了事要表示歉意,迅速改正。六是勞逸結合。午飯后要休息,平時活動也不能過度。七是細心觀察。要注意觀察周圍的大自然,要多看看,多想想。以上七個方面是任何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三)在家庭智育上,主要是豐富幼兒生活常識及生活經驗,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家長要給孩子創設適宜條件與環境,以激勵孩子學習的興趣。家長可以利用郊游、游覽名勝古跡、參觀動物園等活動來開闊幼兒視野,豐富幼兒知識,開發幼兒智力。
(四)家庭美育方面,主要是給孩子創設藝術的家庭氛圍,使孩子在音樂、美術的接觸中,陶冶情操,加強審美觀念,形成良好審美習慣。
(五)家長還應該讓孩子做點家務勞動,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不可替代,讓孩子在學習勞動技能的過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個性氣質的鍛煉。
二、遵循幼兒教育規律,促進幼兒發展
在現代家庭教育中,許多家長陷入教育誤區,以為孩子會認字、會背詩詞、多學文化知識才是學習。其實幼兒處于學齡前期,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在于開發幼兒智力。眾所周知,孩子天性好玩,他們最喜歡的是游戲,只有在興致勃勃的游戲中才能獲得知識經驗,促進智力發展,游戲還能促進幼兒身體的發育和健康及社會性發展。所以,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學習,是最主要的學習。選擇合適的游戲,創造游戲環境,提供游戲材料,讓幼兒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各種各樣的游戲中去,在游戲中獲得發展,在游戲中產生滿足感、成功感,體驗與伙伴合作時的愉快情緒,這就是家長的主要任務。家長要放下手中的活,關掉已打開的電視機,懷著一顆童心,參與孩子的游戲,這樣更能提高幼兒游戲活動的質量和興趣,促進其身心發展。沒有任何一種活動能比游戲更能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促進多種能力同時發展。
其次,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興趣愛好,因勢利導,促進發展。現在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幼兒進行早期定向教育,結果家長花了錢,受了罪,孩子失去了自由,折騰來折騰去,效果并不好,并不利于幼兒成才。實際上,孩子的先天素質與興趣愛好差異很大,有的愛唱愛跳,有的愛寫愛畫,有的愛拆拆卸卸做“小實驗”,家長應長時間的觀察幼兒,發現他們的興趣愛好,因勢利導,使孩子各得其所,促進幼兒發展。
再次,家長應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樣的家用電器、豪華家具等進入人們的家庭,充斥著狹小的空間,使本來就不寬敞的房間顯得更加擁擠,屬于幼兒的空間和玩具寥寥無幾,在這里我提醒各位家長,給幼兒留一席之地,把它布置的科學合理,充滿情趣,提供適合幼兒年齡階段的玩具及書籍,并分類擺放整齊,讓幼兒充分動手操作,并及時給予指導,啟發幼兒大膽想象,發展幼兒創造思維。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建立良好的家庭情感氣氛,使幼兒感到家里充滿愛。尊重幼兒的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家庭關系,不能過分限制幼兒行動,使幼兒失去自由,對家長產生過重的依賴心理,影響幼兒良好個性的發展。
三、加強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聯系,取得教育的一致性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對幼兒實施素質教育的兩個方面,只有兩方面密切結合,在教育方向、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等方面取得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經常聽幼兒教師說,“唉!崐真氣人,一星期的功夫全廢了,家長怎么這樣教育孩子。”的確,有很多家長以“凡事不吃虧”為原則,而不考慮科學的教育方法和他的言行對幼兒造成的影響,教師平時教育幼兒,“大家在一起要互相謙讓,有禮貌;不打人,不欺負弱小的孩子;要尊重老人”等,而被家長的“沒有你就搶!他再欺負你,你就揍他!”所替代。教師費盡心機取得的教育效果往往被家長不經意的一句話所否定。因此,家長應積極和教師取得聯系,制訂共同的教育方案和教育手段,對幼兒進行施教。幼兒園也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如、家長學習班、家長會、家長開放日、家長問卷、家長園地等形式與家長座談、交流,討論如何教育幼兒,取得教育的一致性,為幼兒全面發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另外,家長如果能做到以身作則,自始至終堅持不懈,家長之間教育一致,那么幼兒的素質一定會得到全面提高。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