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17 10:31:00
藝術是一種審美教育,不僅可以培養幼兒感受、理解、表現、鑒賞、創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幼兒情操,發展幼兒智力,促進其自身各種因素的平衡協調,實現個性全面和諧的發展。藝術教育中的音樂、體操、美術、文學都具有審美價值,藝術具有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健康、優美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活動可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教育,且對幼兒培養初步的藝術修養和興趣,堅持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質及高雅的氣質都有利。另外,幼兒的思維活動是具體、生動形象,而藝術活動中畫面的結構與色彩、音樂的高低、節奏、旋律、形象的身體動作,具體生動的文學作品往往使孩子頭腦中呈現相應的形象。藝術活動適合幼兒智力活動的特點,能滿足幼兒需要,且容易被幼兒接受。
我園從這幾年開始,對幼兒藝術教育在內容和形式上做了變化,開展了幼兒園藝術活動的研究。我們的《綱要》也提醒我們,身為師者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孩子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進行藝術創造活動。
幾年來,在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在幼兒園可操作的藝術項目與各項目的特色顯示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實踐與總結,發揮了集體的智慧,在展現幼兒個性、表露幼兒本性,讓他們在開放的活動中鍛煉身體、啟迪智慧。我們教師通過一次次的研究活動改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形成了自己一套獨特的適應幼兒發育成長的藝術教育和藝術培養的方式、方法。重點體現在幼兒個性的開放與藝術活動的開放上。怎樣的指導方式是合適的?是幼兒能夠接受的?而且是恰到好處的雪中送炭?所以,我們在實際的教育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及原則:
1、直觀性原則
為了讓幼兒藝術教育及藝術培養的基礎更扎實,我們在藝術表現這一塊進行了加強。為了排演舞蹈《看電影》,我園特請放映師來園放映,讓孩子感受看電影的激情以及愉快心情。在廣場文化演出中,我園的這個節目得到了觀眾的好評。
2、陶冶性原則
人的成功不僅取決于潛力,還取決于情感和意志。藝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健康積極的藝術教育,藝術教育是一種情感交流,因而必須以優秀藝術作品的美和情意感染熏陶幼兒,讓幼兒體驗到愉悅,感到舒暢,使藝術教育成為心靈的體操。幼兒基本體操的排演過程,又一次展示了我園“滲透式”藝術教育及藝術培養的成果。因為我們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而且我們對這方面幾乎是一點也不動。
為了排練幼兒體操,我們特請了第二實驗小學的體操教練繆老師來我園指導,以此向他們學習。在他們的精心指導下,我們為幼兒設計了基本的體操動作。但對初學者來說,這是一個大工程,它的難度很大。學習體操不單單是身體柔韌的問題,還要有很好的藝術表現,最重要的是要吃苦。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去年,我們幼兒園編排的幼兒基本體操《我就是天使》在“省幼兒基本體操表演”中獲二等獎。當我們帶領他們到壽光市參加表演的時候,孩子們扎實的基本功,加上對新動作、新音樂的感知、接受能力,令專家感嘆不已。他們的表演得到了在場觀眾的熱烈鼓掌,贏得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而在我們告訴他們我們是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內排出來的時候,他們更是贊嘆不已。很多體操方面的專家都說:一中幼兒園的孩子們演得太棒了、太了不起了。
3、游戲性原則
游戲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通過游戲引導幼兒體驗、想象、創造,在游戲和活動中喚起幼兒的藝術興趣,培養審美感知能力。
我們大膽的對早操進行改進。將藝術與體育結合起來。就拿我園的晨間體育活動來看:一個小時里,我們有集體操練、交流性的集體舞;有分組式的游戲活動;有集中性的體能訓練;有自由性的玩。在教師組織體育活動中,我們驚喜地發現,教師的觀念開放了,新《綱要》的精神落實的也有一定水準。老師們懂得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隨機教育,不僅利用它來鍛煉身體,同時把思想教育、能力啟蒙等都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了體育活動中。在我園舉行的“慶六一”文藝演出中,孩子們利用紅旗、手鈴、塑料瓶等作為道具將早操進行藝術化,每個年級做不同的操,贏得了家長的好評。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自己現在做的早操。
4、家園同步原則
學校每年度舉行一年兩次的運動會,這可少不了我們這群活潑可愛的小運動員們。他們帶領家長參加30米跑、家庭接力賽、滾輪胎等活動,興致可高了,家長們對我們的工作也非常支持,都說我們現在研究出的活動很好。望著孩子們一張張天真幸福的笑臉,幼兒園的老師們說“看到孩子們這么高興,我們所有的工作——值!”
我們把幼兒藝術探究學習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作為研究的對象,為幼兒的探究學習提供堅強有力的后盾,讓幼兒真正自主地學習,使幼兒探究的天性得以發展、生長,培養起精神,為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奠定基礎,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促進我園教師的專業成長,這是本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
這些活動既是對我們幼兒園師幼精神面貌及綜合素質的大檢閱,也為我園幼教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挑戰!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