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青塔第二幼兒園 2009-07-09 08:47:37
環境是影響幼兒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教育必須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充分發現和利用周圍生活環境中的有利因素,使其具有一定的教育功效,從而促進幼兒身心和諧、主動發展。于是我根據自己班里孩子的特點,結合班級主題和節日進行了一次有孩子和家長共同參與的環境布置,同時也得到了領導的幫助和支持。在這一過程中自己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和體會,也有反思。
環境創設為幼兒交往能力與合作意識發展提供機會
教育家陳鶴琴曾說:“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來作伴侶,與他們交流相處,獲得友誼,消除孤獨,活潑身心,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現在的獨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識強,交往能力弱,語言發展慢。針對以上弱點,我設計并布置了“小舞臺”、“小商店”、“娃娃家”等幾個區域活動,并結合節日的氣氛讓小朋友在各個區域中來發展他們之間的交往和合作能力。如:我班有個貝貝的小女孩,由于她的聽力有障礙,所以她與其他孩子的交往比較少,她喜歡和老師在一起做游戲,因為只有老師才能有耐心聽完她所要說的話。自從班里設置了這些區域后,那里的區域成了她的最愛。小朋友也樂意和她進行交流,在區域活動中,她也會主動的邀請其他小朋友和她一塊兒做游戲。在游戲中她碰到困難時,她會說:“請你幫幫我吧。”“你和我一起玩,好嗎?”由此她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她媽媽還打來電話告訴我:“仇老師,我家貝貝會說好多話了,我帶她到外面去,我的朋友都說她比以前會講多了,而且咬字也比以前清楚了,F在還不怕陌生,能夠與別人交往了。”
在各個環境區域中,通過交往孩子們能夠看到同伴的優點,了解他人,同時也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正常關系,豐富了孩子的社會經驗。
二、環境創設為幼兒積極有效地學習提供條件
我認為利用墻飾布置,發揮環境的作用,將墻飾與學具兩者融為一體,利用可操作的墻飾,輔助孩子的學習,可以啟發幼兒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由于我班教室比較小,我就利用走廊和墻壁來創設環境。同時充分利用好家長資源,將墻壁用剋體板進行裝飾,使這一墻飾作為孩子的非數學操作區。孩子們對上面操作材料可以隨意的取放特感興趣,在這個區域中孩子們不僅掌握了幾何圖形的特征、顏色、大小、排列規律以及數與量的一一對應的關系,還會用火車頭靈活的進行一些游戲,因為火車頭有紅、綠之分。有一次晨間活動時,鄔蘇堯和夏可心分別拿了火車頭說:“請男生站在紅火車頭的后面;請女生站在綠火車頭后面。”我仔細一看:鄔蘇堯是男生,他拿的是綠火車頭;而夏可心是女生,她拿的是紅火車頭。這就要看小朋友的觀察能力,可是我發現只有三個小朋友找對。于是我問他倆:他們都找對了嗎?他倆反而說那三個小朋友找錯了,我很驚訝地看著他倆問:你們手上拿的火車頭是什么顏色?叫誰排在你這里的?……就這樣,孩子們的游戲變成了學習。
在走廊上我還設置與家長、老師、孩子共同完成的墻飾:孩子,我想對你說……結合節日來臨,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制作賀卡,在賀卡上請家長為孩子提出新年寄語。當我們把小朋友的賀卡懸掛起來時,夏可心對旁邊的小朋友說:“這幅畫是我的!我是漂亮女生哦!”寶寶貝貝說:“這幅畫是媽媽幫我們畫的,我們是幸福的大家庭!”葉知秋說:“這幅畫是阿姨用五顏六色的筆畫了一個漂亮的我!”……你聽!孩子們還在那兒你一言,我一語呢!
這樣充分運用墻飾,孩子與同伴、老師的互動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學會了觀察;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學會了合作;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學會了學習;在游戲活動中孩子學會了爭論;在游戲活動中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環境創設為孩子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提供場所
孩子天真爛漫,他們的喜怒哀樂全都可以從行動上表現出來,開朗的孩子,遇到問題只需要大人開導就可以解決;內向的孩子,往往不愿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心思。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孩子學會調適自己的情感,成為身心健康的人。于是我利用現有的環境資源——滑滑梯,在走廊場地有一個滑滑梯,滑滑梯下面有一個“小房子”,小朋友把那個“小房子”當成自己的“家”,有時有幾個女孩到里面去說悄悄話;有時有男生把“小房子”當成打仗的“城堡”,在里面商量如何對付“敵人”……在那個“小房子”里,不時可以傳出笑聲、悄悄的細語聲,孩子們相互交往、相互傾訴,獲得了愉快的情感體驗。
這是在這次環境創設方面的一點體會和收獲。以后我要充分利用好這個資源,它能對孩子的知識、情感、信念、意志、行為和價值觀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將繼續深入地挖掘環境這種“無聲”的教育作用。
推薦理由:本文章能提示我們教師在環境創設時應充分考慮幼兒的感受,尤其是考慮幼兒的情感需要。這是我們平時比較忽視的。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