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8 22:40:41
實錄
在探索型主題活動“花”中,我發現有部分孩子對“如何使鮮花變成干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在整理材料箱時,我有意地投放了電吹風、小風扇及有關保存干花的書籍等。
達達用電風扇對著花瓣吹,可花瓣一直是濕濕的。超超選用了電吹風。吹了幾分鐘,他手中的花瓣便由濕漉漉的白色變成了干巴巴的淡黃色。面對迷惑不解的達達,我有意問道:“你們的方法都差不多,為什么超超會成功?”過了一會兒,達達和超超興奮地跑來告訴我:“我們發現電風扇吹出的風是冷的,電吹風吹出的風是熱的,熱風能很快把花瓣吹干,就像媽媽洗完頭吹干頭發一樣。”
過了兩周,超超發現他做的干花發霉了,于是跑來問我該怎么辦,我就建議他先收集相關的資料,再好好思考和研究。超超從材料箱中翻出了好多書籍并進行查閱,很快就發現了保存干花的方法。第二天,超超叫來幾個小朋友,按照書上的方法進行保鮮。結果,他們欣喜地發現干花再也不發霉了。
思考
實錄中,教師根據對幼兒探索活動的前期觀察,了解到他們研究的新方向,于是在材料箱中投放了相關的材料,使幼兒在操作不同工具時產生了不同的結果。同時,教師適時地運用語言進行提示,使幼兒通過比較、思考得出“要做干花得選用合適的工具”的結論。在這一活動中,當幼兒產生新問題時,教師并未正面給予解答,而是暗示幼兒去通過材料獲得信息,并及時對材料箱里的材料進行調整,從而給幼兒創設了實踐和驗證的機會,使幼兒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滿足。
可見,在教師與幼兒的互動過程中,材料充當了重要的角色,它雖是無聲的,但在教師及時有效的調整中,卻給予了幼兒暗示和積極的刺激,“說”出了教師未說的話,推動了探索的進程。但材料的暗示作用并不是獨立發揮的,它需要與教師的語言提示、行動參與和同伴的啟發與經驗共享等多種因素結合,才能激發幼兒的靈感。
在探索型主題活動中,教師在使材料起到促進師生有效互動的作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教師必須在對幼兒目前階段的探索情況有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再考慮投放相關的材料。
·教師要注意隨時觀察幼兒對所投放材料的態度與使用結果,及時地結合語言、行為等進行建議與提示,使材料真正發揮作用。
·教師還應及時捕捉幼兒生成的新的探索熱點,并快速有效地進行材料調整,以促進下階段的探索活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