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師大幼兒園 作者:張瀾 2009-07-08 17:43:25
第一部分 與國際接軌的思考
一、改革開放為中國幼兒教育放眼世界、增進交流與學習創造了機會
改革開放為中國幼兒教育放眼世界、增進交流與學習創造了機會。視野的開闊使我們對世界幼兒教育多樣化的模式產生了興趣與關注,更引起了對優秀幼兒教育模式經驗的借鑒與學習。一時追風難免,但如何以開放的態度學習、借鑒世界先進的幼兒教育理論與模式經驗,在比較、反思中建立和發展適合中國文化與國情的優質幼兒教育實踐,是一個需要不懈努力的過程。
二、北師大的學科資源以及辦學理念對北師大實驗幼兒園的有利影響
北師大在百年積淀與傳承中為中國基礎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教育、心理學科是北師大的優勢與特色學科,北師大實驗幼兒園與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更是關系密切。一方面,幼兒園為專家、博士生、碩士生以及本科生提供研究基地與教學服務;另一方面,幼兒園能最新最快接觸到學前教育研究新的理念與前沿信息。此外,學前教育優秀研究生、本科生留校留園工作。這些為北師大幼兒園實現優質教育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近年來北師大形成了綜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學的辦學目標,我園作為大學的一部分,長期受學術研究氛圍的影響與熏陶,輔之以有利的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已自然而然形成了教科研的優勢與特色。在進一步明確我園的發展目標與特色時,我園把研究型作為辦園特色,努力朝著與國際優秀幼兒教育接軌的目標邁進,從2000年,我園明確了這一奮斗目標,不僅成為首都的學前教育窗口,還希望用十年時間實現世界知名幼兒園的夢想。
三、在考察交流中比較與思考
北師大幼兒園先后派出多名園長、教師前往日本、意大利、英國、法國、美國等發達國家考察幼兒教育實踐。在親身感受了國外優質幼兒教育之后,真實地看到了我們與先進幼兒教育的差異。首先是環境的差異,他們非常重視環境的安全、自然、溫馨、舒適,并不追求高檔裝修,越是年齡小的孩子教室環境越要家庭化、溫馨化;在精神或心理環境方面,體現的是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教師非常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個體差異,我們看到他們的孩子畫的畫很有個性特點。此外,材料的豐富性和多樣化,也是國外幼兒園環境的突出特點,而且很多材料都是自然物,而非人工的高檔商品。其次是教學組織形式上的差異,以小組、個體活動為主,教師對幼兒的觀察與互動更充分更有效。不論是環境創設還是活動的組織開展,以兒童為本、一切從兒童出發的視角和思想鮮明而顯著。再次,感受很深的是,國外優秀幼兒園幼兒教師的專業化程度高,不論是園長還是教師,都有很強的專業背景,其中不乏博士學位的園長,大學本科畢業的教師則更是普遍。
當我們羨慕國外班級的小規模、適當的師生比、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及孩子自由、自主的表現的同時,我們能吸收獲取哪些經驗?從管理上能進行哪些革新?很長一段時間我們追風似地追尋哪一種模式是最優秀的教育模式,殊不知模式是不能簡單移植的。
經過思考我們認為,這些差異歸根到底是教師觀念上的差異,即在兒童觀、兒童學習觀、發展觀、資源觀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由此產生的教師教育行為的差異。不難發現,教育質量的關鍵是教師。
第二部分 與國際接軌的探索
一、形成與國際接軌的辦園理念與課程思想
現代幼兒教育理論與實踐及當代兒童心理學研究,為我園確立發展課程的指導思想提供了理論依據。我們以皮亞杰建構主義理論、維果斯基社會心理理論、加德納多元智力理論及蒙臺梭利創設有準備環境的思想以及杜威“生活即教育”思想為主要理論依據,確立了我園發展課程的指導思想。
二、改善人力資源,提高管理者及教師隊伍的專業化素養與水平
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教育發展的趨勢之一,也是我們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方面。幼兒園一方面積極鼓勵和支持園長、主任進修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學歷;另一方面,派他們進行國內外的學習、交流、考察。通過這些,管理者才能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對于幼兒園的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發揮關鍵性引導作用。
為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養,北師大幼兒園也積極采取了多種途徑。第一,是在職教師的學歷深造。我們鼓勵、支持教師進修大專、本科學歷,有12名骨干教師已進修了研究生課程并結業,一批助理教師、保育員都在進修大專學歷。第二,教師通過參加教育課題研究提高專業化水平。一方面,我園積極與高校、研究所的專家、教授合作,使教師有機會在專家、教授主持的課題研究中獲得專業成長;另一方面,我園也積極申請了市級、校級的研究課題,使更多的教師能在教育課題研究中得到鍛煉。第三,通過園本培訓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從理念到行為的轉化,需要一個過程,而園本培訓可使這一過程縮短。我園主要以案例研究為手段,幫助教師深入理解新思想,感受、學習新方法,提高反思與分析的能力,讓案例研究成為教師成長的階梯。第四,是引進高素質師資。近幾年,我園有計劃地引進應屆畢業研究生、本科生及工作多年的優秀教師,使得師資隊伍的專業化水平不斷提高。
三、改革與創新管理制度,推進科學化管理
為實現新的教育理念,就很有必要改革制約教師教育創新的舊有的管理制度,并創新能夠有力支持教師教育創新的新制度。為此,我園嘗試進行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創新。實踐證明,制度的創新是極其重要的,是課程實施的重要保障。
第三部分 與國際接軌的成果
集中表現在:形成了借鑒、融合、創新的“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根本,以教師素質提高為關鍵”的園本課程與園本研究,有力促進了幼兒健康、自主自信、富有個性地成長,同時培養了一支學習型、研究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
與此同時,我們還認真總結實踐中的經驗、感悟與案例,2002年發表了文章31篇,2004年迅速增加到93篇,2005年逾百篇。其中,一篇論文獲市級一等獎,兩篇獲市級二等獎,三篇獲區優秀論文獎,科學教育案例“蝸牛”獲國家教科文頒發的優秀案例獎。而且幼兒園誕生的一批優秀案例也在《學前教育信息與研究》期刊結集出版。這一切都激勵著我們,在新的道路上不斷學習與反思,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最終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