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21:34:20
近年來,在重智輕德思想的影響下,家庭和幼兒園的教育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全落在傳授知識上。古人云:“少小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幼兒時期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是一個人健康成長、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基礎。因此全社會必須形成共識,明確幼兒德育教育的內涵和外延,對幼兒進行德育教育是幼兒養成良好道德品質的關鍵。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和培養幼兒良好習慣為主。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也是培養幼兒道德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怎樣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呢?
一、角色游戲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角色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游戲。開展角色游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道德情感。角色游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在游戲中模仿他人并獲得愉快感。教師在幼兒游戲時應引導幼兒把游戲活動向健康方向開展。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媽媽”要細心照顧“孩子”,“孩子”也要尊重長輩。“奶奶”累了,幫“奶奶”捶捶背,教育幼兒要尊老愛幼。“愛心醫院”游戲中,開展“獻愛心”活動,免費出診、為病人看病,使幼兒知道關心同伴,在家人生病時知道主動去探望,培養幼兒的“同情心”和“愛心”。“超市”游戲里的“營業員”要為“顧客”提供方便,開展“送貨上門”服務。“顧客”也要尊重“營業員”的勞動。“幼兒園”的孩子去“醫院”體檢,“超市”購物,去“圖書館”看書,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大人”的關愛。幼兒在這些情感體驗中,不知不覺中會受到較好的影響。
二、音樂游戲、表演游戲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還可以通過音樂游戲、表演游戲來進行。這些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表演欲望,又促進了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比如,幼兒表演游戲“蘿卜回來了”,通過小白兔送蘿卜,到最后蘿卜又回到自己的手中這一過程,體驗到關心他人的情感。通過表演“孔融讓梨”,使幼兒養成“謙讓”的習慣。幼兒優良的行為規范和生活習慣只有通過反復的練習,形成條件反射,才能成為幼兒的自覺行動。音樂游戲“讓座”、“李小多分果果”培養幼兒“尊重長輩”、“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格。“誰是小熊”激發幼兒從他人角度考慮問題,從而有為小熊找一個家的愿望。體現幼兒的愛心情感。
三、桌面游戲對幼兒道德情感的培養
幼兒玩桌面游戲時,容易因爭搶玩具而產生糾紛。這時,教師要教育幼兒團結友愛,知道玩具是大家的,小朋友要在一起友好地玩,改掉獨占的習慣。同時,引導幼兒注意到分到玩具的小朋友高興、喜歡的情緒,這就是“移情”教育。利用“移情”來教育幼兒,使其具有內在的自我調節力,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良好行為品格的形成。
積極地為幼兒創設游戲環境,有助于促進幼兒道德情感的發展。當然,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不能孤立進行。應把德、智、體、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并且擴大到幼兒園教育的每一個角落。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還要爭取家長的配合,使幼兒在不斷的實踐、練習中形成習慣,養成良好的道德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