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5 19:10:49
成才要先成人,育人要先育德。一個人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尚的品德,才能在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終達到成功。
良好的心理素質要從小開始培養。一個人哇哇落地之時,尤如一張白紙,涂成什么顏色就是什么顏色,所以家長、老師的責任重大。教育是個很大的范疇,美術教育雖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不可分割,至關重要。
首先談談美,美就是一切好的東西,看到、聽到或感受到以后,心里很舒服,舒暢,陶醉的一種表現,一種感覺,一種享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術教育也就是審美教育,愛美雖然是人的天性,但人的審美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通過美術教育培養,訓練出來的。
美是人每時每刻,隨身處地都能感受到的,讓我們走近大自然,大自然中有連綿起伏的山,變幻無窮的云,五彩繽紛的花兒,蜿蜒盤旋的河流,令人心曠神怡。春日,萬物復蘇,樹木花草吐出新芽,夏日,鳥語花香,爭奇斗艷,秋日看那枝頭碩果,遍地金黃,冬日,看那皚皚白雪,銀裝素裹,大地萬物的種種變化,引起人們許多的幻想,都是對大自然美的感覺和享受,直接使人產生創作的欲望,而且使人高尚情操蠢蠢欲動,兒童也是在美的體驗中,才能學到什么是美,想把美的東西表現出來,畫出來,留下來,把心靈深處美的品質勾喚出來。就是在這樣的創作過程中,不知不覺的為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奠定了基礎。
不僅要引導兒童自己去創作,而且還要引導兒童去欣賞其他藝術品。不僅僅繪畫藝術,還有雕塑、建筑、工藝品等等,是美的一種凝聚,一種表現形象,看到不同的物象,就會產生不同的新鮮感受,美的感覺。例如:去參觀多類展覽,去游覽名勝古跡等通過欣賞前人給我們留下的藝術文化遺產,不僅增加兒童的知識面,開拓藝術視野,而且豐富了他們的情感,讓他們感到驕傲、自豪,而且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并激勵他們奮發向上。這樣潛移默化的提高了他們的心理素質,這一樣是通過美術教育來完成的。
在兒童的生活中,也就是在積累畫畫的題材中,都能通過自己的審美能力,提煉出美的東西來。直觀的可以帶領兒童去田間地頭了解“汗滴禾下土”的意義,工廠的工人生產機器,馬路上交警叔叔指揮車輛。引導兒童多參加諸如救災、扶貧、敬老愛幼的種種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兒童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陋的。然后,通過自己的手,自己的畫兒,把它們表現出來。這一系列的活動都是兒童親身體驗,從中懂得的道理會銘記在心,從小就會養成愛公物,愛祖國,愛人民的高尚品質,這是一個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的人所具備的最基本的品質,必不可少。
此外,音樂,舞蹈,電影,電視等其他藝術門類,也與美術是相通的。兒童在創作過程中必受影響,而在作品中有所表現,所以,做為老師或家長,必須正確的引導,欣賞優秀的節目,從中吸取其精華,也就是下面的東西,美的東西,盡可能多地讓他們感知美好的事物,讓他們心中多一縷陽光,健康的成長,不斷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
美術教育與其他教育相比較,美術教育對其他教育有促進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它能培養兒童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這樣一說,好似美術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其實它只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也是一種獨特的手段。它的獨特表現在:美是通過具體、鮮明的美的形象來打動人、感染人、教育人,同時美術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通過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產生對客觀事物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從而得出道德上的判斷,正是在進行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素質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梢赃@樣說:美術教育,“潛移默化”的特點就象“和風細雨”之于禾苗,潤物細無聲,兒童就是在這感受美,發現美,追求美,表現美的過程中,心理素質逐漸提高了。也為自己成為二十一世紀的新型人才打下牢固的根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