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來自網絡 2009-07-04 22:29:22
繪畫活動中的自由創造表現為幼兒不局限于教師的范例,用自己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現自我感受。基本的技能練習包括物體的造型安排,構圖比例大小,顏色的深淺搭配變化等方面。在繪畫活動中,常會出現這幾種現象:有的幼兒有很強的創作欲望,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技能,幼兒強烈的創造欲望只能用簡單的色塊、符號來表達,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幼兒的表現欲望;而有的幼兒乍一看畫技很好,但一旦離開老師的范畫,就無從下手。隨著美術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們在繪畫活動中逐漸走出傳統教育臨摹、寫生為主的路子,而側重審美能力的培養。那么是不是繪畫活動中不再需要技能練習呢?繪畫活動中的自由創造和技能練習應該達到怎樣的平衡呢?在繪畫實踐活動中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提供幼兒自由涂畫的環境和機會,激發繪畫興趣
幼兒必須在游戲中學習繪畫。著名的幼兒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生性好動,游戲為生命。”只有相信孩子,放手鼓勵,幼兒才能以獨特的思維進行創造。師生共同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這種環境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輕松愉快的師生關系和親密合作的幼兒集體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的藝術情景。教師為幼兒的活動提供需要和充足的場地材料以及各種自由涂畫的機會,鼓勵幼兒進行自由創造。
在幼兒學習繪畫的過程中,繪畫內容大都會經歷從無主題到有主題,從有簡單情節逐漸復雜。對小班幼兒來說,開始作畫時大都沒有事先想好的主題,而是一邊畫一邊想。因此我采用較自由、少限制的教學方法,這樣有利于幼兒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如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繪畫游戲:玩色、粘貼、印畫等,逐步讓幼兒熟悉畫紙、畫筆,在自由的涂涂畫畫、做做玩玩中既萌發了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又練習了一些涂色技能和簡單的圖形。
二、訓練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激發創造欲望
訓練幼兒的擴散性思維是培養幼兒創造力的一種重要方式,這要求幼兒突破原有的思維框框,充分發揮想象力,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擴散并鼓勵幼兒標新立異、異想天開,啟發幼兒大膽落筆。大班幼兒生活經驗日益豐富,非常渴望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他們會賦予動物和人物以各種動態和情節。因為有了中班繪畫技能為基礎,并加以鞏固,大班幼兒能夠比較自如地運用色彩、空間關系、位置結構,因而創造性表達便更加充分,從而形成良性循環。在大班繪畫活動中,我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膽子大一點,和老師畫得不一樣,和小朋友畫得不一樣,才是最棒的。”在人物繪畫時,我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各種線條、點、面修飾人臉。有幼兒畫了一只三角形的眼睛,一只梯形的眼睛,嘴巴畫了一圈花邊,問我可以嗎?我用欣賞的語氣回答:“畫得太好了。”這樣的結果能幫助幼兒打破定勢思維,在提高繪畫水平的同時,充分發展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并能利用繪畫這一途徑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是在這樣的活動中,自由創造和技能練習達到有效的平衡,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二、強化幼兒的創造行為,合理安排畫面
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里特點決定幼兒對教師的各種強化行為十分敏感。在
繪畫活動中,我常采用積極強化的辦法,激發幼兒想象力。(1)語言強化,如“你真聰明。”“畫得真有趣。”等。(2)動作強化如微笑點頭等。(3)實物強化如獎勵幼兒一支畫筆等。(4)欣賞強化如讓某個幼兒在全班幼兒面前展示他的作品等。通過這些強化創造行為的方法,并與適當的技能練習有效結合會使幼兒對繪畫活動產生興趣,確立自信心。中班幼兒開始要追求與現實世界比較接近的圖象了。這時的繪畫活動可以把小班學習的一些簡單的圖形和涂色練習技能與中班的圖形組合、畫面安排、顏色深淺搭配等技能結合起來,如畫面安排的遠近、前后、上下等,為幼兒形象思維和藝術表現提供感性知識。但是如果技能練習教學方法呆板,幼兒就不容意接受。這時可以采用生動的教學游戲和美術欣賞活動,同時對幼兒繪畫活動中的創造行為進行一定的強化,才可以真正做到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去講話。
總之,藝術創造是幼兒繪畫的前提,我們要深入地啟發幼兒感受美,并以自己獨特的理解進行創造,堅持寓教于樂的原則,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創造。雖然,在成人眼里會認為孩子的作品表現情節的不合理,但細細品位,你會發現在孩子漫不經心的筆下,描繪出的稚嫩的線條線條,沒規沒矩的色塊,卻顯得那樣大膽自信、充滿活力,你會發現:世界有多大,幼兒創造的天地就有多大。
相關推薦:
小升初試題、期中期末題、小學奧數題
盡在奧數網公眾號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幼教網,幼兒教育我們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